【海外特写】宗格鲁:老塔机焕发新活力

日期:2019-09-16 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潘阳春 字号:[ ]

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混凝土总量和施工强度都非常大,而塔机是进水口、溢洪道、厂房等部位混凝土施工重要的入仓手段,项目机电技术和施工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应用新技术和创新管理,对从工程局其他项目调配来的4台老旧塔机进行改造升级,使设备使用达到非常好的技术状况,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为项目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发挥了关键作用。

——设备由来多国化

宗格鲁项目投入的四台塔机都是2008年出厂的,其中厂房和进水口部位的两台K80塔机分别来自加纳布维水电项目和中国重庆银盘水电项目,溢洪道和厂房安装间的两台TC7052塔机分别来自加纳布维水电项目和柬埔寨的桑河水电项目。这些设备从出厂到宗格鲁项目现场安装时,使用时间都已超过10年,多年高强度的施工,多渠道的设备转移,每台塔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大大小小的问题。

——改造升级智能化

设备到达现场后,项目机电技术管理部就对塔机各个组件、设备总成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项目成立了塔机安装领导小组,项目经理等班子成员以及运行工区主任刘钰、副主任毛才君、谢洪滨都参与其中,安装小组提前对塔机的易损件和电气配件做好采购计划。配件到达项目后,副主任毛才君带领陈历林、李志胜、刘鑫等几位“干将”对塔机机械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检修,谢洪滨、胡国湘两位“老电工”负责电气部分的检修,两个专业小组协调配合,将行走变频器、回转变频器、回转减速器、安全制动器、制动钳、液压站、提升机构安全制动器进行了更换,对检查出来的隐患问题一一进行修复,考虑到塔机安装位置相对集中,吊臂辐射范围重叠,2台K80塔机都加装了监控系统,实现实时对塔机的高度、幅度、力矩、角度、额重、重量等数据和信息进行监控,大大提升了塔机和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首台塔机于2018年8月开始的安装,每台塔机因准备工作充分,安装、调试及投入运行进展非常顺利,保证了厂房、厂房安装间、进水口、溢洪道等部位的施工顺利进行。

——生产管理标准化

为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机电管理部和运行工区制订一套塔机设备运行管理办法,为运行创造了良好的作业条件,设置了塔机维修车间间、拼装场。设备投产后,制定了中英文塔机操作规程,张挂各种规范的标识标牌。坚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班前检修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技术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操作人员认真做好设备的运转和维修保养记录。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排除,确保设备不带故障作业,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量化管理常态化

为发挥好塔机的作用,提高施工进度,塔机系统工作实行“岗位清单”制,定人、定机、挂牌和交接班制度,具体工作做到责任到人。项目还根据混凝土运输“一条龙”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加强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每一“吊”的时间要求到几分几秒,合理安排材料和混凝土的吊运,减少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益。

——安全管理程序化

塔机安装和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项目高度重视。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工作,首先控制好人的行为,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项目组织塔机运行人员观看塔机安全事故警示案例视频资料,对信号工进行脱产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其次是完善了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加强事故易发点的检查控制,机电部牵头组织相关领导每月对塔机进行安全性能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运维培训经常化

为加强设备管理,项目完善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选择专业性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担负起管理职能,使人和设备两个生产要素达到完美的结合。为加强塔机设备管理和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项目领导亲自参与考核把关,督促制定落实培训工作,鼓励塔机运维管相关人员学习技术,项目还开展了以老带新在岗培训,请厂家派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培训,内部组织的各种培训等,通过培训以达到提高人员技术素质的目的,提高运维安全意识,以及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举措,宗格鲁项目投入的4台塔机生产效率得到了不断提升,“以前慢的现在快了,以前快的现在更稳了。”运维管相关人员追求管理创新、钻研技术的风尚,已为宗格鲁项目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亮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