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治水工程 “三栖舰队”智能测绘 | ||||||
| ||||||
近日,在长江支流乌江的白马段,一艘身披明黄色“战甲”的无人测量船正在劈波斩浪,执行精确的水文和地形测量任务。这艘由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项目部引入的智能测绘装备,不仅展示了现代科技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为川渝高等级航道建设书写了新的智慧篇章。 4月26日上午,测量技术人员手持操控终端,目送这艘被誉为“水面侦察兵”的无人测量船缓缓驶向江心。随着RTK定位系统的启动,船载的多波束测深仪在水下迅速编织出一张精密的三维数据网。以往需要耗时一周才能完成的测量任务,现在仅需两天便能高效、精准地完成。 面对乌江复杂多变的水文环境,传统的测绘手段往往因浅滩搁浅及风浪干扰等问题而受限。为此,项目部引入了华测03号无人测量船,该设备不仅能够达到±10毫米的高垂直精度标准,还具备在仅0.5米深的浅水区域作业的能力。在最近实施的一次航道疏浚工程中,这艘无人船精准地探测到了7处暗礁和12个淤泥沉积点的数据,为施工方节省了超过200万元的勘探费用。 在白马航电枢纽围堰施工阶段,无人船利用三维建模技术,首次全面揭示了水下基岩裂隙网络的细节。通过与无人机航测及陆地基站的协同作业,建立了一个涵盖水、陆、空三方面的立体监测系统。这种创新的监测模式将土方开挖量的测算误差控制在了3%以内,相比传统方法,精度提升了约40%。 随着工程建设进入攻坚期,由5名技术骨干组成的“三栖测绘战队”持续升级装备矩阵。在乌江航道升级改造的现场,智能测绘设备的深入应用不仅确保了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还开创了在西南山区复杂水域进行智慧施工的新模式。当最后一批测绘数据上传至云端,“白马项目”的智慧蓝图也在长江支流上缓缓展开,预示着这一地区即将迎来创新与发展并重的新篇章。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