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后感 | |||||
| |||||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会场氛围隆重庄严,《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的悲壮旋律,将我们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雄师震寰宇,热血铸和平 大合唱的余音中,习近平主席一声令下,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在雄浑激昂的军乐声中,由多型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护旗编队,万众瞩目中,护送着党旗、国旗和军旗缓缓飞越天安门。 直升机的轰鸣声还在空中回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排着整齐划一的队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天安门缓缓走来。紧接着,由各军种、抗战功勋部队荣誉战旗、民兵和各类军事装备组成的方队,鱼贯走过、驶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其中,信息支援、军事航天和网络空间等新域新质力量方队为首次参阅。新型作战力量首次亮相,官兵目光如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誓言响彻云霄,令人精神振奋。值得一提的是,装备方阵中的战略打击群,以威武阵容展现战略军种的强军风采,彰显保卫祖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 此情此景,令人心潮澎湃。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此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和平宣言,正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兵方队领队李依潼的感慨,道出了广大国人的心声,令人热血沸腾:“在我下达‘向右看’口令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祖国的盛世繁华,还看到了人民军队的威武强大。” 苦难辉煌路,自强启新程 凝视这段苦难岁月,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与抗争的历史。自1840年国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长达十四年的烧杀抢掠,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无数资源和国宝被洗劫一空。 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四年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纵观国防建设历程,人民军队从单一步兵发展到多军种联合作战,从“两弹一星”突破核讹诈到今日歼-20翱翔蓝天,国产航母巡弋海疆。这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砥砺奋进时,矿山写忠诚 作为一名央企矿山系统的党员,观看盛典更感责任重大。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基石。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矿工冒着炮火坚持生产;新中国成立初期,矿业人为恢复经济作出巨大贡献;新时代的我们,更要传承这种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要立足矿山岗位,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提升开采水平,实现绿色开采。将观看盛典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以资源保障的“压舱石”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矿山人的力量。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