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热忱,老坚守,永不变的职责与热爱——蕲春项目青年漫谈 | |||||
| 
 | |||||
| 岁月鎏金,匠心筑梦;薪火相传,步铿锵。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种力量跨越代际,以热爱为炬,以坚守为种,在各行各业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照亮无数人前行的道路。这份力量,便是职业精神的薪火相传。它源于最初的初心,盛于代代人的践行,是支撑行业发展的脊梁,更是涵养民族匠心的源泉。 从“技近乎道,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到“授人以渔,倾囊相授”的无私传承,再到“赓续使命,继往开来”的坚定担当,职业薪火如文明星河中一束持久的光,蕴含着深厚的行业底蕴,承载着不变的责任信仰。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此时的你,也许正扎根辽阔无垠的西部边疆,用专业技能助力建设;也许正坚守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以精湛手艺诠释匠心。 那么,无论身处何方,都请暂歇步履、回望来路:感谢每一个执着坚守的你我,以汗水浇灌行业沃土;感谢每一颗热忱滚烫的心,以传承照亮职业长空。把经验化作明灯,照进正在铺展的行业长卷;让匠心凝成力量,敬此刻的坚守,也敬明日的传承! 湘土育初心,蕲地传薪火 讲述人:喻行健 每当家乡长沙的桂花漫过街巷,那缕熟悉的甜香总会漫进记忆。而今在湖北蕲春的项目营地,我亲手栽在阳台的桂树也悄然缀满星子般的花苞,细碎的花瓣乘着风落在肩头,为满是实干气息的工作日常,添了一抹温柔的诗意。 踏足蕲春参与建设已近三月,从初来乍到的生疏,到如今与这片土地的相融,同事们的热忱与互助,始终像一束暖光裹着我。还记得当初决定加入八局时,家人眼底满是牵挂,甚至悄悄担心我在这里 “连新鲜青菜都难吃上”。直到母亲特意赶来蕲春小住两日,看见项目区里齐全的生活设施、食堂里码得整齐的时鲜蔬果,还有大家围坐讨论工作时眼里的光,那份悬了许久的担忧,才终于化作安心的笑容。 日常工作的每一刻,我都揣着学习的热忱。每当办公室褪去喧嚣,便是我沉下心补短板、练技能的好时候。戴上安全帽沿着工地巡查,指尖拂过钢筋水泥,把需要完善的细节一一记在本子上;回到工位整理资料,让杂乱的信息变成清晰的流程脉络;偶尔得空便翻开电学书籍,在公式与原理间摸索,只为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扎实、更到位。 偶有闲暇,曾和同事驾车驶入蕲春的田野。湛蓝的天幕像被洗过般透亮,成片的蕲艾顺着田埂铺展开,翠绿的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独特的清香漫进车窗,让人忍不住放慢呼吸。从前在长沙,我总爱在闲暇时去湘江边散步,看江风拂过柳梢;如今在蕲春,望着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的生机,心底对这份工作、这片热土的热爱,又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 如今的我,早已以“八局人”的身份扎根在这里。想对所有和我一样选择八局、坚守建设一线的伙伴说:让我们并肩携手,把脚印深深踩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留下属于我们的建设印记。愿我们都能像蕲艾那样,把根牢牢扎进泥土里,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生长、奋力绽放,既在实干中治愈成长,也用双手为蕲春的发展,书写一段属于我们的灿烂篇章。 廿一载匠心路,一生薪火传承人 讲述人:粟绪斌 回溯2004年,当我第一次踏上工区一线的土地,鞋尖沾着泥土,眼底带着初入行业的生涩,却未曾想,这份“扎根一线”的选择,一坚持便是近二十个春秋。如今再站在项目现场,望着天边流转的云霞,指尖拂过熟悉的设备,才惊觉时光早已在安全帽的划痕里、在磨破的行李箱轮上,刻下了二十余年的坚守印记。 这些年,我的足迹从国外陌生的工地延伸到国内熟悉的场站。行李箱换了好几个,拉杆上的纹路被岁月磨平;安全帽也更新过一轮又一轮,帽檐下的目光却始终执着于工区的每一处细节。在国外项目营地,夜色漫过临时搭建的板房,我攥着手机与家人通话时,眼角总会不自觉瞟向远处发电机组的指示灯——那微弱的光亮在夜色中闪烁,如同守护的星,让我清晰知晓营地供电的每一刻平稳。屏幕里传来家人的叮嘱,屏幕外的我忽然明白,这份工作早已不只是谋生的选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牵着远方的牵挂,也系着工区的安稳。 后来回到国内,无论是深山里潮湿的隧道工地,还是城市中喧嚣的高架桥下,我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每日巡查工区。弯腰检查设备的螺栓是否拧紧,伸手拂去施工材料上的浮尘,确认堆放是否合规,直到听见机器运转时沉稳的轰鸣,看到同事们专注作业的身影,那颗悬着的心才会踏实。有时暮色渐浓,晚风掠过工区的钢架,我站在高处望着灯火次第亮起的场景,忽然觉得这份平凡的坚守里,藏着最踏实的价值——每一次细致的巡检,都是对项目安全的守护;每一回认真的排查,都是对建设责任的践行。 常有人问我,二十多年守在一线不觉得苦吗?也有人说,何不换个轻松的岗位,歇一歇?可我心里清楚,比起清闲时的安逸,看到工区设备昼夜不停平稳运转、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时的那份骄傲,才更让我心安;比起个人的舒适,能为这份建设事业守好每一道关卡、尽好每一份力的这份自豪,才更让我觉得人生有意义。这些年,我错过了孩子成长中的许多瞬间,也缺席了父母晚年里的不少陪伴,心底的愧疚偶尔会泛起,但每当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项目拔地而起,看到更多人因为这些工程过上更便利的生活,看到身边同我一样坚守的同事们眼里闪烁的光芒,那份愧疚便会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为自己从未辜负工区的每一次托付而自豪,更为始终坚守“一线人”的初心而骄傲。 如今,又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项目的钢架上,也洒在工区忙碌却有序的身影上。我摸了摸胸前那枚早已磨出包浆的工作牌,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往后的日子,只要工区需要,我依然会站在这里,守好每一寸土地,护好每一个细节,用一辈子的坚守,书写 “一线建设者” 最平凡也最动人的篇章。 以坚守为笔,绘就传承的温暖底色 讲述人:代诗曼 晨光划破天际时,老建设者握着安全帽的手刚抚过设备的锈迹,新同事的脚步声已踏响巡检的路径;星光缀满夜空时,前辈伏案整理的施工笔记还带着温度,年轻后辈的学习手册上已记下新的心得。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以赤诚奔赴热爱、以责任扛起使命的精神从未褪色;岁月流转间,无数建设者更在平凡岗位上,将“坚守”二字化作薪火,从一双双手传递到另一双手中,用日复一日的践行写就担当,用矢志不渝的热爱诠释初心。 从长沙桂香萦绕的故园里,老师傅传授的施工技巧;到蕲春艾色铺展的热土上,新团队接过的建设蓝图;从国外项目营地,前辈深夜守护机组时留下的巡检口诀;到深山隧道中,后辈跟着排查设备时记下的安全要点——不同的风景里,藏着同样的执着;各异的场景中,闪耀着相同的赤诚,更流动着代代相续的责任。那些奔波的足迹里,有前辈引路的印记;那些专注的眼神中,有后辈追随的光芒;那些细致的排查间,有经验的沉淀,更有精神的新生。这不仅是个人扎根新土、追逐梦想的坚定,更是二十余载坚守一线、不负使命的担当在代际间的传递,如同照亮事业征途的灯火,让每一份奋斗都有了传承的厚度,让每一份付出都有了接续的回响。 初心如磐,薪火不熄。愿这份对工作的热爱与坚守,既能照亮前辈前行的路,也能温暖后辈逐梦的途。往后的日子里,既有老建设者深耕岗位的从容,亦有新奋斗者突破自我的闯劲,让个人的微光汇聚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星河,更让这份“一线坚守”的薪火,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续写实干与奋进的新篇,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