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保节点——深圳龙岗项目向银路箱涵施工纪实 | ||||||
| ||||||
9月30日,龙岗区向银路路面恢复完成,如期完成“9.30”路面恢复节点任务,有效保障了节假日期间道路通行顺畅。 南联第六工业区内涝点整治工程向银路箱涵改扩建工点,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向银路,旨在解决南联第六工业区惠盐高速桥洞积水内涝问题,对下游向银路现状雨水箱涵进行改扩建,箱涵设计起点为向银路与爱南路交接位置,箱涵设计终点为向银路与龙岗大道交接位置,箱涵全长约1327.73米,是21年水务工程中水污染治理及内涝整治的重要工程之一。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为推进项目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深圳龙岗项目积极落实“双引双建”举措,推动“党建+施工生产”相结合,将党建融入项目生产经营。开始施工以来,项目团队科学组织,精心部署,高效协调人、材、机资源配置,实现党建与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深度融合。由党员干部带头解决施工方案、占道手续办理及对外协调等重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党员干部扎根现场,执行“每日碰头会”机制,白天现场督导、夜间集中研讨,每周汇报进度,全力攻坚项目难点。 9月22日至23日,在台风“桦加沙”逼近、强降雨风险攀升之际,面对保障南联片区雨水箱涵行洪安全及“9.30恢复路面”双重任务,项目部党支部闻“汛”而动,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攻坚。项目党员干部带领青年突击队成员与工友深夜现场核对图纸、凌晨搬运钢筋设备、早晚高峰交通疏解,连续奋战24小时。9月23日15时,向银路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筑牢片区行洪安全,为完成“9.30”节点任务夯实基础。 科学统筹抓进度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及汛期降雨频繁等挑战,项目团队迅速制定方案,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将进度计划层层分解,按照节点目标倒排工期,严格把控施工进度。同时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疏解,设置醒目标志标牌,保障行人与车辆通行安全;安排专人对接街道、交警等外部单位,向附近居民解释情况,耐心倾听诉求并及时反馈处理进展,动态调整施工计划,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项目部加大人员与机械设备投入,确保工程节点目标顺利完成。针对汛期降雨频繁的情况,项目部提前编制应急预案,根据天气情况见缝插针进行土方开挖外运,采取临时堆场,增加二次转运措施。雨后及时安排人员抽排水,清理淤泥,尽力减小下雨带来的影响,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稳步推进。 严抓细管守安全 项目部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首位,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落实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常态化开展班前整治、隐患排查整治、应急演练,不断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与领导带班制度。针对施工现场风险点,项目部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重点排查深基坑支护、临时用电等关键环节,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闭环。 为强化突发险情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项目部陆续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气体中毒应急演练、防中暑应急演练、基坑坍塌应急演练等,演练涵盖“事故预警、应急响应、联动救援、医疗救护、险情处置”等全流程环节,检验了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提升了项目部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为项目建设平稳推进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同时,项目部坚持将党建引领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发挥党员在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筑牢安全生产根基。此外,项目施工团队严格落实“7个100%”扬尘防治措施,裸土覆盖湿法作业、车辆冲洗及喷淋雾炮等设施全流程规范运行,有效降低施工区域扬尘污染,执行“八个必须”噪声管控要求,切实做到“施工不扰民、进度不延误、质量不打折”。 当前,深圳龙岗项目已进入收尾关键时期,项目部全体员工将锚定目标、一鼓作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推进各项收尾工作。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