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特写】老吴的一天 | ||||||
| ||||||
清晨,深圳的天刚泛起鱼肚白,老吴已经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出现在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的施工现场。作为这个工区的“老大哥”,他的一天,总是从这片轰鸣的工地开始。 沿着施工线路,老吴弓着腰仔细巡查,走到钢筋绑扎区,他忽然蹲下身,手指轻轻敲了敲钢筋连接处,眉头瞬间微蹙,“这里的绑扎间距差了两公分。”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施工负责人,“别觉得两公分不起眼,地铁工程是百年基业,一厘一毫都容不得马虎,现在就安排人调整,我一会儿过来复查。”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工地里格外清晰,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指向工程的关键之处,让在场的施工人员不敢有半分懈怠。 上午九点,老吴带着一身尘土从施工现场回到办公室,开始处理桌面新“长出来”的一摞文件——工程进度报告、材料采购申请、安全检查记录等。他拿起笔,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每签下一个名字前,他都会再扫一眼文件核心内容,笔尖落下时力道沉稳,仿佛签下的不仅是名字,更是对工程质量、对团队成员沉甸甸的承诺。阳光穿过窗户,映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也让桌上的文件显得愈加厚重。 下午的时间,对老吴来说几乎是在一场接一场的会议中度过的。刚结束与业主单位的工程推进会,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参加项目周例会。在会议上,他认真倾听各方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个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提前考虑到,比如这里的管线布置,能不能再优化一下,避免后期施工时出现冲突。”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有时,他还要利用会议的间隙,与其他领导进行简短的交谈,协商工程中的合作事宜。无论是在会议室里激烈的讨论,还是在走廊里匆忙的脚步,都展现出他对工作的高度投入。 晚上九点,当办公室里只剩下老吴一个人时,他坐在办公桌前,关掉了电脑屏幕,陷入沉思。白天的一幕幕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会议上讨论的重点内容、与其他单位协商的结果,他都会逐一梳理,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天的工作总结,记录下工作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思考着如何查漏补缺。“项目党建工作的亮点部分还需要继续挖掘一下,思想文化工作不是虚的,得盯着员工的需求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暖人心、聚合力。” 把一天的工作情况向分管领导反馈,并布置好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后,老吴今天的“办公室之旅”才算告一段落。 “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当新员工因初入职场感到迷茫而向他哭诉时,他会耐心地倾听:“刚入职场,遇到这些问题很正常,不要灰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的工作,真诚对待身边的人,慢慢你就会适应的。” 他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新员工的心。 “要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面对员工工作懈怠时,老吴则会严肃起来,耳提面命地告诫他们:“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容易,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它负责,不能敷衍了事。每一个工程都是我们的心血,只有认真对待,才能做出优质的工程。” 他的话语虽然严厉,却充满了对员工的期望。 “细节决定成败”是老吴的座右铭。无论是在施工现场检查,还是在办公室处理文件,亦或是在员工福利上,他总是强调着细节的重要性。 这就是老吴的一天,平凡而又充实,忙碌却充满意义。在深圳地铁15号线的建设征程中,老吴就像一面旗帜,那份对工作的敬畏、对团队的责任、对员工的关怀,早已化作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成为推动项目不断向前的坚实动力。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