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节点突破!公清项目取水口高围堰合龙 | ||||||
| ||||||
10月19日下午,深圳市光明区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公明取水口高围堰顺利完成合龙。这条轴线长544.5米,顶高程63.5米,最大填筑高度28米的“水上屏障”成功闭合,为项目取水塔、输水隧洞等核心结构施工创造干地条件。 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供水保障网中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深圳“两江并举、三纵四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中的一项骨干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条41.28千米的输水干线、2座取水塔、3条交通洞、4座泵站、5条分水支线、18座竖井等设施,最大输水规模达347万立方米/天。工程建设后,可实现深圳境内东、西江水源互济调配,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作为工程“咽喉部位”,公明取水口是关系区域水资源合理调配与城市供水安全的关键工程。此次完成合龙的高围堰为土石结构类型,是利用公清全线6个工区竖井与隧洞开挖产出的石渣料进行填筑,待填筑到一定高度后浇筑塑性混凝土形成防渗墙,最终建成坚固的、不透水的临时堤坝。 高围堰施工建设中,面临工序协同复杂度高、料源供应压力大、安全环保标准严苛的三重挑战,项目部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担当,锚定“安全、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统筹谋划、真抓实干,逐一破解施工瓶颈和难题。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在高围堰填筑的关键冲刺期,组织开展“百日攻坚”活动,积极创建“一区一队四岗”,聚焦解决高围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安全、进度难题,通过日常巡查、隐患排查、问题整改等工作,尤其在面对施工中的暴雨台风、督促料源等急难险重任务时,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高围堰施工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助推高围堰施工安全平稳进行。二是全面排查施工全环节风险,组织开展安全管理“雷霆行动”,靶向施策、闭环管控,为项目施工生产构建起坚实“防护屏障”,推动安全管理态势稳步向好。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对接业主单位、分包队伍,协调增加料源点,调整运输路线,对比复核运输距离,反复测算运输成本,新增四条“材料运输专线”,建立“料源动态监测机制”,确保石渣料供应及时高效,保障整体施工进度。四是践行“绿色施工”理念,对于水源地环保问题,施工现场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及环保除尘喷雾机,实时接入深圳市住建局扬尘监控平台,确保施工期间周边空气质量达标,施工期间未发生环保投诉。 下一步,项目部将抢抓秋冬施工“黄金期”,咬定目标、挂图作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严把安全质量关,做好防渗墙、取水塔、输水隧洞等施工,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力”。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