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项目上】黔南分公司:以“党建红”赋能“发展红” | ||||||
| ||||||
2011年,水电八局中标贵州瓮福磷矿穿岩洞矿项目,由此叩开非煤矿山领域市场大门,开启了黔南分公司的发展征程。在分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分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同步谋划、同向发力,推动两者深度融合,聚力答好企业高质量发展“考卷”。 品牌共建——以红色“朋友圈”打造党建“聚能环” 2021年以来,黔南分公司党支部以党建联盟为“轴心”,撬动穿岩洞矿区各类党建资源,按照“阵地共用、资源共享”的原则,结合电建集团党委党建“双引双建”工程及工程局党委“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同瓮福磷矿穿岩洞矿、水电九局福泉分公司、贵州建工、谷龙村等9家支部签订《党建结对共建责任书》。联建单位党组织之间互相交流党建工作经验,联合开展党课学习及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汇聚双方资源和建设成果,共建共享、互带互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打造“党建联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同学习,实现思想赋能,提升引领力:联建单位党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关于矿山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开展交流研讨,提高思想认识,厘清疑惑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找准工作突破口,让“党建联盟”成为推动矿山建设的“智囊团”。 同活动,实现组织赋能,提升凝聚力:区域党建活动开展以来,分公司党支部联合联建单位共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舒葆初故居、贵州大学校史馆、猴场会议会址、贵州省红飘带等地,开展各形式的主题党日研学活动2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4次;与瓮福磷矿穿岩洞矿党支部联合开展“重点工程攻坚克难”主题党日活动,把学习交流成果转化为推动破解一线生产难题的生动实践;联合水电九局开展职工篮球友谊赛,拓展联建新方式;携手贵州建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慰问困难群众,打造一体化优质党建阵地。 同工作,实现服务赋能,提升专业力:分公司党支部积极参与业主牵头组织的区域内安全一体化办公、完善班组建制、推广JHA工作危害分析工具、制定班组风险告知卡、提炼操安全作规程、分班组分工种安全专项培训、两级(穿岩洞矿及项目部级)领导安全包保、“双全日”(全面排查系统隐患和全员查“三违”反“三违”工作)等工作和活动;相关联建单位党支部党员牵头成立了优化排土设计专班,深入论证缩短排土场与采场坡脚之间安全距离的合法合规性与可行性,顺利完成穿岩洞矿坑底南端开采任务,并提前19天启动排土优化后的首次排土作业。“梯队式”管理现场生产剥离,最大化利用排土空间,第一阶段预计释放内排空间1000万方,成功实现阶段性采剥排动态平衡;优化爆破参数,实施预裂爆破,保障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矿山排土场,合理堆置开采矿石剥离的表土和废石,有效解决了长距离运输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及安全隐患,预计平均缩短车辆运距2公里,提高月产值10%。 管理赋能——以“党建+”模式点燃项目履约“红色引擎” 近年来,分公司党支部以阵地联盟为突破口,通过“资源整合——功能拓展——效能转化”的逻辑链条,盘活“红色资源”,将各党支部的优秀党员抽调出来,通过合署办公、联合行动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管理协同、工作联动,有效提高了区域内重点工作的管理协同性。 党建+安全:分公司认真组织开展区域内联合“三违”查处、应急演练、区域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区域设备联合“点检”“安全生产管理”专项巡察问题联合整改等工作,为区域生产作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2020年以来,以党员带头成立区域联合反“三违”检查小组和设备点巡检小组,每班对现场开展反“三违”查处及设备点巡检。党支部牵头划分工作平台、排土场、维修车间、办公生活营地4个网格实行4级管理,切实对各个施工点“人、机、料、法、环”是否满足安全条件,进行有效监督。党支部牵头每季度对网格员进行履职评价考核,开展“优秀网格员”评选活动。此外,持续推进“双全日”工作。宣贯“双全日”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全系统排查线路图、建立“一表一卡”“三张清单”,按照网格节点划分横纵向包保责任,每月24日全面排查系统隐患、全员查“三违”反“三违”,并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切实将安全主体责任常态化,用高效的安全行动推进“富矿精开”。 党建+环保:分公司认真履中央企业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废水、粉尘、噪声、地质环境的治理力度。在废水处理上,首先对矿坑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然后实施“先用后排”,优先用于洒水除尘、绿化喷淋、轮胎冲洗等,富余水达标排放;在粉尘治理上,积极开展矿石堆场及运输车辆粉尘治理、绿化喷淋、钻机扬尘控制、破碎站粉尘控制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噪声治理上,通过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现场作业人员佩发耳塞耳罩等方式,有效降低噪声污染;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坚持“边开采边治理”原则,把表土作为宝贵资源单独堆存,用于后期覆土。采用植树、撒草籽等方式对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实现了节能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贡献了力量。 党建+科技创新:分公司以党员为攻坚主体设立创新工作室,持续开展电建集团科研项目《复杂地层大型地下磷矿开拓及采掘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立项工程局科研项目——《地下缓倾斜薄磷矿体开拓与采矿综合技术研究》。在项目建设期间,公分司技术团队依托工程建设实践,获评《地下采矿深竖井管道系统的安装施工工法》《地下采矿竖井改绞施工工法》《中轻型井架整体快速安装施工工法》3项电建集团工法,及工程局工法10余项;QC小组成果——《提高岩溶地区竖井掘进施工方法》2021年获得湖南省QC质量交流会二等奖;以《提高立井井筒装备施工效率的方法》为代表的科研课题,获评水电八局2024年度青年“卓越创新创效项目”。 服务深耕——以共建共享提升职工群众 “幸福指数” 服务员工成长:分公司党支部高度重视青年员工成长,为每位员工量身定制成长计划,推行员工差异化、个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领导和骨干“传帮带”活动,为员工成长成才提供机制保障。党支部还积极与穿岩洞矿区域内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联合培训(共2500余人次),与贵州大学等高校等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与瓮福磷矿穿岩洞矿开展“青年讲坛”创新创效分享活动(9次),组织技术人员针对《“五分四步法”强化磷矿石精益生产》《大塘矿段开拓井巷工程布置优化研究》等科研课题展开讨论、参与穿岩洞矿数字化矿山软件培训等。通过以党建联建推动地企、校企深度合作,为区域内青年员工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升工作提质赋能,共同培育德才兼备、技能立身的创新型、工匠型人才,真正实现结对共建、共同进步。截至目前,党支部已向电建集团、工程局、工程装备公司及各项目输送中层干部以上人员20余人。 服务员工生活:近年来,分公司组织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活动30余次,发放慰问品1000余份。每年为全体职工免费开展健康体检,给职工发放生日慰问品。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分公司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达50余件,先后对食堂维修、增添“职工之家”设施,利用生活营地空地增设职工羽毛球活动场所,为井下各作业区域配备饮水机、定期配送桶装饮用水,在食堂增设体重监测仪、微波炉等,针对周边工地噪音较重影响休息,给员工配发防尘口罩,耳塞……这些倾心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举措,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服务乡村发展:自区域党建联建活动开展以来,分公司党支部以“党建+乡村振兴”的方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次:举办“情暖六一,关注安全,呵护童心,关爱成长”主题活动,为驻地小学捐赠体育用品、学习用品;到驻地小学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把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带入校园;帮助贵州省开阳县龙岗镇卡比村安装村内路灯5.6公里,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摸黑”难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附近村民的幸福指数,展现出了央企担当。 成效显著——以党建引领助力两场“一路生花” 项目是企业形象最直观的展示窗口,更是决胜属地市场的关键抓手。多年来,分公司党支部聚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主题,做实做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项目高质量履约,同时以项目的高质量履约带动市场高质量开拓,现场市场两场有效联动,形成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成效。 多年来,分公司凭借所承建的穿岩洞矿和英坪矿等项目出色的施工履约,赢得了贵州省、黔南州政府、业主贵州磷化集团及矿山施工行业的高度赞誉,先后斩获电建集团“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贵州瓮福集团“最佳协作单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生产模范单位”等29项履约殊荣。 同时,分公司依托在建项目优质履约的口碑优势,重点耕耘贵州和云南两大区域市场,打造特色品牌营销,有效扩大“朋友圈”,稳固发展“主阵地”,多渠道、多方式进一步做深做透区域市场,不但引得科比特公司、昆明秉性遐昌矿业、贵州锦麟化工、贵州开磷集团、贵州胜有福矿、中蓝连海设计院、长沙院等多家行业翘楚单位前来调研交流,也不断获取了一批高质量订单。 2015年10月12日,中标瓮福磷矿磨坊项目; 2017年8月15日,中标白岩尾矿库2号、3号、4号副坝工程; 2017年8月25日,中标英坪地采项目; 2019年7月29日,中标文铝板茂采矿项目; 2021年7月16日,中标黑龙江伊春项目; 2022年5月31日,中标东翼边坡项目; 2024年4月24日,中标瓮福江山边坡支护项目; 2024年11月11日,中标云南转龙磷矿开采项目。 2025年6月24日,中标磷石膏无害化及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应用EPC总承包项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关越”。黔南分公司虽已从当年的一粒小种子长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实现了在云贵区域从“落地”到“生根”跨越。但是,要想有更大更长远的发展,还必须放下包袱,以“清零”心态,走好新赶考之路。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