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月】安全背后的时间辩证法:十秒与一万小时

日期:2025-06-24 来源:贵州黔南分公司 作者:郭露露 字号:[ ]

一万小时是三千六百万秒,是十秒三百六十万倍,两个数字相差甚远,然而在瓮福项目安全工作中,一万小时与十秒之前却不仅仅是时间倍数的联系。十秒,可能只是一个眨眼、一次疏忽、一回大意,却足以让一场事故瞬间爆发,将之前所有的安稳与平静打破。而一万小时,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无数次细节的把控、无数回培训的积累,是为了预防那可能出现的十秒意外。

十秒是一位疲劳驾驶的驾驶员因为没有及时停下休息,眼皮打架视线模糊的一瞬间;

一万小时是行车记录仪的排查时长,通过关注驾驶员的操作规范、行驶速度、是否存在疲劳驾驶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安全教育的时间。

十秒是在下坡路段瞬时超速的侥幸心理作祟;

一万小时是项目部引入智能移动测速仪,安排专人每日在采场主干道、排土场下坡等高风险路段开展测速工作,实时监测车辆行驶速度。一旦发现驾驶员超速,参加脱产“三违”专项培训,待培训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十秒是设备突然故障,失控踏入危险深渊的一瞬间;

一万小时是施工过程中,道路维护、边坡浮石清理、钻机湿式作业、设备“码上”管理、日常点巡检、设备“进出用管留”作为项目的日常“必修课”。

十秒是工人随意带上的安全帽,未系紧的帽带,未“高挂低用”的安全绳与“死神”定下赌约的时长。

一万小时是项目部通过“理论+实操”、“培训+考核”的形式,全面开展了对一线操作岗位安全技能“过筛子”工作,通过“过筛子”挖出漏洞、找出盲区,再通过一对一培训跟指导,强力“补漏洞”,有效预防、杜绝事故发生。

十秒是在烈日炎炎下想躲个阴凉,在边坡下点燃一根香烟的功夫,一块碎石掉落,砸在身体上的时间;

一万小时是安全培训苦口婆心的讲述操作规程,是对劳动用品手把手的进行教学,是每一次规范操作,是每一次安全检查是多看了一眼,多讲了一句。

十秒是突发意外,心脏骤停。

一万小时是心肺复苏培训,“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通过“理论讲解+模型演示+分组练习”三步法,让一线作业人员系统掌握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关键技能,无数细节的重复。

十秒是因昨晚与工友小酌两杯第二天上岗时突然的“断片”;

一万小时班组长在班前会入口不厌其烦进行检测酒精。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位驾驶员:安全,是运输路上不可逾越的“生命防线”

十秒晚上搓麻将,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就马马虎虎上岗,操作机械“走神”的一瞬间;

一万小时是项目制定查寝制度,每周不定日期晚上10点对各工区生活营地进行巡查,确保大家的的休息时长。

十秒是危急关头,面对因一个小小火花开始燃烧的窗帘,灭火器却突然无法使用错过最佳灭火时间。

一万小时是每一次消防检查、综合检查不走过场,认真查看灭火器检查表,压力指针,有效期。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的警惕。

十秒是偶尔一次手机充电器插座没拔,线路碳化引发的火灾的时间。

一万小时是观看事故案例,张贴安全海报,在安全群内通报,督促及时整改让大家慢慢养成良好用电习惯的时间。给大家配备“安全猫”等消防器材再多一层保障。

这些十秒事故的背后,是无数个应做好却未做好的预防环节。一次安全培训的敷衍了事、一次设备巡检的走马观花、一次安全制度的形同虚设,都如同在安全堤坝上凿开了一个小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孔逐渐扩大,最终导致了事故的爆发。

每一次,每一人平平安安十秒背后都有为安全默默付出的一万小时。而项目部不断地努力让一万小时的每一秒都成为安全的注脚,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