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说】从星城热浪到黔南清风,我在项目部接住了满溢的温暖 | |||||
| |||||
拖着行李箱走出高铁站时,黔南的风带着草木的清润扑在脸上——和长沙培训时那股裹着热气的风不同,这里的凉爽像一汪清泉,瞬间浇透了旅途的疲惫。作为水电八局的新员工,这是我与贵州黔南分公司的第一次见面,而接下来的几天,比天气更让人心安的,是项目部里满溢的轻松与温暖。 来之前总对“矿山项目”有几分想象:是不是机器轰鸣、节奏紧绷?但踏入项目部大门的那一刻,想象就被彻底改写了。没有陌生的拘谨,更没有层级的隔阂,大家的热情像黔南的阳光,明亮却不灼人。宿舍早就收拾妥当,床上放着干净的被褥,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那一刻我确定自己成为了八局的一员。 真正让我心头一热的,是和领导们的第一次见面。原以为会是严肃的入职谈话,没想到更像一场轻松的“家庭座谈会”。前辈们交流着自己的项目生活经验,帮我们能尽快的适应这的生活。他们没讲太多“规矩”,反倒絮絮叨叨嘱咐我们“晚上散步别走远,周边山路亮灯晚”那种语气,像家里的长辈怕孩子受委屈,亲切得让人眼眶发烫。 白天跟着前辈们去矿山现场转,机器运转的声音里藏着建设的力量,而休息时同事们凑在一起聊技术、说家常的笑声,又让这片正在崛起的矿山有了烟火气。中午在食堂吃饭,大家会自然地招呼我“尝尝本地阿姨的手艺”;有不懂的问题,同事们总是能及时的帮我们解决。“上善若水、顺势勇为”的企业文化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几个字,在这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文化基因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血脉中。这种文化基因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映射出在市场浪潮中灵活应变的智慧。 从长沙的培训课堂到黔南的矿山现场,身份的转变曾让我有过一丝忐忑。但此刻站在项目部的院子里,看着夕阳给矿山的轮廓镀上金边,感受着晚风里同事们的谈笑声,突然明白:水电八局的“家文化”从不是一句口号。它藏在黔南的清风里,藏在前辈传来的一声问候里,藏在领导语重心长跟我们谈话的耐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我想把这份凉爽与温暖揣进心里,跟着前辈们学技术、钻现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矿山上,把自己的成长轨迹,慢慢刻进水电八局的建设故事里。毕竟,有这样的风、这样的人,再难的路,走起来也会觉得踏实又有劲儿。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