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匠心,精益求精——筑牢白马航电百年品质基石

日期:2025-09-24 来源:白马项目 作者:苟永明 字号:[ ]

去年,我满怀对工程事业的梦想与憧憬加入白马项目部,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便扎根质量口。在那一个多月里,我全程参与工程验收工作,手握专业仪器测量每一处精度数据,对照行业规范审视每一个施工细节。也就是在这段经历中,我对“质量”有了最深刻、最真切的认知:它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象在混凝土浇筑时的每一次精准振捣里,藏在钢筋绑扎焊接的每一个牢固节点中,记录在每一组真实可追溯的数据间。它直接关联着工程安全,决定着项目寿命,更承载着我们工程人“建百年平安品质工程”的沉甸甸使命。

当前,白马航电枢纽二期工程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前期阶段。围堰填筑作业正如火如荼推进,每一方填料的压实、每一米堤身的浇筑,都是为11月15日顺利截流积蓄力量,更是项目向建设高峰迈进的重要起点。我们都清楚,工程建设如同筑屋,前期基础越牢固,后续施工越稳健;越是工期紧张、任务繁重,质量防线越不能有丝毫松动。

古人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工程领域更是如此。一个看似微小的疏忽——或许是一次振捣不到位,或许是一处钢筋间距偏差,都可能在未来的长期运行中被无限放大,不仅会影响项目“以航运为主、发电为辅”核心功能的发挥,更会动摇这座旨在福泽百年的枢纽工程的根基。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合格”的最低标准,而是“卓越”的最高目标,是真正经得起时间、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百年品质”。

首先,这需要我们秉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曾说:“质量是免费的,但它不是礼物。”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所付出的成本远低于事后补救的代价。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与行业规范,坚决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让每一方填筑料的级配都达标,每一处施工接缝都严密,每一个工序环节都可控。要始终牢记,质量面前没有“差不多”,只有“一点不差”的坚守。

其次,这需要我们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如乔布斯所言,科技必须与人文、匠心相结合。我们的航电工程,既是现代工程科技的结晶,更是工匠精神的载体。从优化施工方案减少资源浪费,到改进工艺流程提升作业效率;从细化质量管控标准,到攻克技术难题保障工程精度——哪怕是毫米级的改进、微创新的突破,都是在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添砖加瓦。我们要像雕琢艺术品一样对待每一项任务,把“精工细作”刻进每一个施工环节。

更重要的是,这需要我们树立如履薄冰的责任意识。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曾预言:“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白马航电作为21世纪的重点工程,注定要以高标准的质量,接受历史与未来的检验。每一次技术决策、每一份施工文件、每一道质量验收,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生命线”。只有始终对质量心存敬畏,把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守住质量底线,筑牢百年工程的根基。

11月15日的截流节点日益临近,工程建设的高峰即将到来,挑战与机遇正同时摆在我们面前。前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续主体施工能否顺利推进;围堰的稳固程度,不仅关乎截流任务的成败,更影响着整个枢纽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此刻我们多一分专注、多一分坚守,多付出一分心血、多严格一分标准,就是在为白马航电的百年大计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作为工程管理部的一员,我深知自己所处岗位的重要性——它是工程质量管控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施工办作为计划落地与现场执行的交汇点、各部门协调与质量监督的前沿阵地,每一项工作都与质量紧密相连。接下来,我将把在质量办学到的专业知识与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运用到现场管理中:更加注重施工过程的动态管控,更加关注细节的落实落地;多跑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研图纸吃透设计意图,多问“为什么”排查潜在风险,让“纸上”的方案真正与“地上”的实践无缝衔接;协助团队做好各工序的衔接协调与质量把控,坚决杜绝“差不多”的敷衍心态,始终追求“百分百”的质量标准。同时,我也会虚心向身边的前辈请教,扎根一线、勤学苦练,努力成长为一名有质量担当、有专业能力的工程管理者。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将以匠心坚守初心,以精工锻造精品,把质量意识融入血脉、化为行动,用每一个严谨的施工细节、每一次严格的质量把控,共同铸就白马航电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百年品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