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云端跃升”!百色通航升船机首仓液压爬模上演“空中接力” | ||||||
| ||||||
4月29日,随着液压系统发出清脆的指令,广西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垂直升船机主体结构首仓液压爬模完成精准爬升,标志着这一世界级通航工程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此次爬升高度达3米,采用全液压自升式爬模系统施工,是升船机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节点。 百色枢纽通航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这是升船机塔楼施工从基础向高空延伸的重要一步,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液压爬模技术的“智慧跃升” 百色通航升船机主体结构采用全液压自升式爬模系统,该系统由模板体系、液压爬升体系和操作平台体系组成,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智能化精准控制:通过分布式液压泵站实现模板同步爬升,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系统集成位移传感器和压力监测模块,实时反馈爬升状态,避免传统爬模因荷载不均导致的结构变形风险。 模块化高效施工:标准模板单元采用3米×3.1米钢木组合结构,单仓模板重量达2563吨,可通过快速拆装实现循环利用。本次爬升采用“外爬内支”工艺,外部爬模负责垂直提升,内部支撑体系同步完成钢筋绑扎和预埋件安装,实现“爬升-浇筑-养护”流水作业。 全封闭安全防护:操作平台设置6层防护体系,作业人员可在封闭空间内完成模板调整、混凝土振捣等工序,较传统脚手架施工安全系数有所提升。 此次爬升严格遵循“三阶段十二工序”流程:准备阶段由技术人员对爬模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液压油管密封性测试、导轨垂直度校准和预埋件锚固力检测。采用 BIM 技术模拟爬升路径,优化模板定位参数,确保与已浇筑仓面接缝宽度≤2毫米。 爬升实施阶段启动液压泵站,通过8台SKE100型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爬升速度控制在0.12米/分钟。过程中实时监测各机位荷载,通过PLC系统动态调整压力,确保模板水平度偏差≤5毫米。当模板升至设计高度后,采用“双保险”锚固措施,先通过高强螺杆将爬模与结构预埋爬锥固定,再安装防倾导轨锁死装置。 模板定位完成后,立即进行钢筋绑扎和预应力管道安装。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振捣工艺,每层厚度控制在30厘米,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实时监测密实度,确保强度等级达C60设计要求。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精准破局” 百色升船机位于右江左岸的那禄沟,区域内发育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溶蚀裂隙密集分布。项目团队采用“三维地质建模+微变雷达监测”技术组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建立1:500高精度地形模型,识别出3处潜在溶洞群,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桩长最深达 28米。在爬模系统周边布设6台微变雷达,实时监测土体位移,精度达亚毫米级。当监测到某区域变形速率超过2毫米/天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整施工参数。 升船机主体结构毗邻12座人工开挖复合高边坡,最大坡高达110米,坡比达1:0.3。施工中创新采用“信息化+机械化”协同管控模式:建立边坡健康监测系统,集成1200余个位移、应力传感器,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中控室,预警响应时间≤30秒。 整个施工周期内,项目团队实现了“人员零受伤、设备零故障、环境零污染”的目标。现场爬模操作平台设置了多 层安全防护体系,底层防坠网采用阻燃材料,承重能力达500 公斤;现场安全员严格把关,未佩戴安全帽或未进行安全交底的人员均无法进入作业区,项目部多次于生产例会上强调安全是重中之重,顶部临边防护一定要做到位。 四方单位协同的“立体化作战” 百色枢纽通航投资有限公司建立了“每日三会”机制,积极开展调度会总结进度,解决问题。在爬升现场,业主单位代表全程驻守指挥台,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控,实时掌握现场泵车、混凝土罐车、塔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设计单位组建了专项工作组,常驻现场解决技术难题。现场总能看见总设计师蹲在爬模基座旁,向施工人员解释优化后的导轨锚固方案。在模板设计优化阶段,设计团队创新性采用“钢木组合+可拆卸节点”结构,单块模板重量从传统的2吨降至1.2吨,既方便人工搬运,又提高了周转效率。 水电八局作为施工主力军,建立了“网格化制度”,将爬模系统划分为不同的责任单元,每个单元指定“双组长”(技术组长+安全组长)。爬升前夜,施工班组长对施工作业面进行逐一检查,做到安全有保障。在混凝土浇筑最紧张的时刻,项目班子带领现场管理人员下基坑,进入现场亲自指导工作,让施工人员在高强度作业中保持着高效协作,整个爬升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未出现一次工序脱节。 “暂停浇筑!泵车的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值为210毫米,超出允许偏差。”现场监理说道。 按照规定,坍落度允许偏差为±20毫米,实测值210毫米未严重超标,但监理与项目部始终坚持“零容忍”原则。每仓混凝土至少进行5次随机抽检,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都必须返工。 在爬模爬升过程中,监理人员采用“肉眼观察+仪器监测”双重监督:一方面通过实地观察,检查模板接缝处是否有错位,另一方面通过静力水准仪监测操作平台的水平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立即要求暂停爬升,待调整到位后再继续作业。这种严谨的管控,确保了爬升过程中各项参数始终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黄金节点” 百色通航升船机作为世界提升重量最大的全平衡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攻克多项技术难题,首次在提升系统中设置重力平衡卷筒,大幅降低机电设备能耗。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打通右江断航20年的瓶颈,形成“上游船闸+长距离中间渠道+下游升船机”的千吨级航运通道。中间渠道采用“顺山就势”设计,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植被,减少山体开挖量达30%,获交通运输部“绿色水运示范工程”称号。 当前,升船机主体结构施工已进入“塔柱攻坚”阶段,预计2025年底完成塔楼土建施工,2026年启动金属结构安装。此次节点的完成,标志着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工程从“地面扎根”转入“空中筑楼”阶段。接下来,项目部将继续发扬 “上下同心、精准攻坚”的协作精神,以“中国速度”稳步推进,确保这座“水上电梯”早日建成通航,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通关键节点。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