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问千秋 | |||||
| |||||
《宋史·河渠志》有言:“汴水湍急,乃筑石壩以束水势,使漕舟得济。” “壩”者,“坝”也·····…… 千年以降,“壩”已从束水的土石工程,蜕变为兼具防洪、发电、通航、灌溉等综合伟力的现代水电站枢纽。在这波澜壮阔的治水史诗中,中国水电八局如砥柱中流,以一座座超级工程续写着新时代的“河渠志”。 溯古通今,水电丰碑铸山河 古有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的都江堰智慧,今有水电八局以科技为刃,在惊涛中刻下不朽印记,其征途遍布世界级工程难点: 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其永久船闸桥机轨道钢梁长40米、高4米、重达115吨,被称为“国内第一梁”。团队以《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的匠心,1999年3月,水电八局三峡机电制造安装项目部金结制造厂制作的三峡左岸电站机组水下埋件产品质量优良、交货及时,水电八局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评为年度亚洲地区水电行业唯一最佳供应商。同时,水电八局还承接制作了世界上同类型最大的叠梁门,即三峡永久船闸第一闸首检修叠梁闸门,同类型最大的事故检修门,即三峡永久船闸第一闸首事故检修闸门等,显示了水电八局一流的金属结构制造安装水平。2000年,三峡下岸溪人工砂石系统创下了461万立方米年生产砂石记录,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砂石开采系统。在大型水电工程中全部采用人工砂石作混凝土原料,是水电八局七十年代在乌江渡水电站建设中首创。这个系统首期工程于1996年6月投入运行,为三峡建设生产人工砂,1999年8月系统二期增容扩建工程完工,生产运行时间能持续到2009年。 乌东德、白鹤滩问鼎世界之巅,百万千瓦水轮机组单个转子重达1820吨,运行时陆续进行包括热稳定实验、150%过速试验、空载下的调速器、励磁系统、计算机监控、机组同期并网及甩负荷试、负荷下的相关电气试验等近100项试验,机组运行过程稳定,各振摆、轴承瓦温监测数据指标良好。团队践行《天工开物》“水火既济”理念,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破解千吨混凝土温控难题,“白鹤滩水电站没有一条裂缝,这是坝工建设的奇迹!”水电八局白鹤滩施工局局长张建清说,水电八局联合各参建单位采取混凝土浇筑“一条龙”办法,将混凝土生产、浇筑等各环节时间精确至秒,配合智能化温控措施,成功打造了一座未出现任何温度裂缝的“无缝大坝”,为中国完全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关键技术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三峡的擎天一闸,到无缝大坝的精密问鼎——水电八局参建的座座丰碑,恰如《管子·度地》所言:“因其利而往之,因其势而导之”,将自然伟力化为璀璨光明。中国十大水电站,八局匠心浇筑其九,数字无言,却如《史记》所载大禹之功:“陆行乘车,水行乘舟”,现代水电人凭此跨越江河天堑。 安澜惠民,碧水丹心映日月 “水可为利,亦可为害”,《盐铁论》中早已道尽治水双刃。水电八局以坝为盾,守护江河安澜:三峡工程不仅成就航运伟业,其防洪库容更在2020年汛期洪峰超1998年之际,将78000立方米每秒的洪魔驯服至49400立方米每秒,令武汉江滩从昔日的惊涛战场变为市民闲庭信步之所,印证了《淮南子》“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的永恒追求。长江干流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超级电站“连珠成串”,构成总装机7169.5万千瓦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占全国水电装机近五分之一——这六座电站满发一小时,足以点亮5亿中国家庭的夜晚灯火,何尝不是新时代“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民生壮举? 智造未来,白马新章启宏图 而今,水电八局以创新之墨,在乌江白马航电枢纽挥毫续写新篇。面对峡谷急弯、500米级特高边坡及生态敏感区等挑战,团队以“智能筑基、生态协奏”为核心破局攻坚:构建 BIM+智慧工地+电子档案管理平台,深度应用于砂石加工、钢筋数控加工、混凝土拌合站及临建设施等关键部位,推动施工全流程迈向标准化、可视化与精细化管理,从源头提升了工程品质与建设效率;部署 全自动换电无人机系统,实现了对15公里巡航半径内的高陡边坡、大型结构物的常态化立体巡查。该系统通过高清影像与AI算法,自动识别地表位移与潜在隐患,极大提升了复杂地形下的安全监控能力与响应速度;将绿色理念贯穿工程始终,通过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对胭脂鱼、岩原鲤、瓦氏黄颡鱼、泉水鱼、圆口铜鱼、长薄鳅、吻鮈、蛇鮈等近十种乌江特有珍稀鱼类进行人工繁育与放流,累计规模超10万尾,这一举措有效补偿了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为维系乌江流域鱼类种质资源多样性、践行生态洄游保护提供坚实保障,将《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匠心哲思,升华为“人水共生”的21世纪答卷。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 从《宋史》石壩到白马智能大坝,中国水电八局以江河为卷、坝闸作笔,书写着“水润万物,坝业千秋”的永恒史诗。当白马航电枢纽两岸点亮万千灯火,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代工程的巍峨,更是古老治水智慧在新时代的璀璨升华——这奔涌不息的能量,终将载着中华文明,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星辰大海,浩荡前行。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