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炎陵抽蓄项目党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实践密码

日期:2025-07-24 来源:炎陵抽蓄项目 作者:肖远青 张旭梅 字号:[ ]

炎陵罗萍江抽水蓄能项目是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下水库工程、尾水隧洞工程、地下厂房发电系统工程等内容。

水电八局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工作机制,把项目一线作为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创新实施“铸魂、联建、责任、精进、筑廉、暖心”六项工程,推动项目党建与生产经营从“物理结合”到“化学反应”的质变飞跃。

“铸魂” 工程:思想领航,把稳发展方向

项目党支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以“线上+线下”“阵地+场景”“知识竞赛”立体化学习模式,强化学习研讨成效。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开展“降成本、提素质、优履约,奉献在岗位,建功创一流”劳动竞赛活动,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践行“双碳”理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尾工项目的设备物资和办公设施,合理地配置到新项目。践行绿色低碳,推广应用电动皮卡、太阳能照明等新能源设备。

“联建” 工程:内外协同,凝聚攻坚合力

项目党支部着力发挥组织功能,积极与业主及参建单位联学共建,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 携手共建聚合力”“重温入党誓词 凝聚奋进力量”“六一慰问同心 真情关护成长”“面对面夜谈交流”“追寻红色足迹 凝聚青春力量”等主题共建活动,激活“党建+”融合发展最大效能,以“1+1>2”的党建工作模式助力项目持续向好发展。同时,项目党支部深化“党建带团建”,创新打造“青”字号品牌,开展“强管理 重实干”主题研讨、“砥砺十年”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春耕出桃”助农、“学雷锋植绿”等志愿服务,创新设计元旦、元宵灯谜、三八节“她力量”、五四青春盛宴等主题活动,激发青春力量。

“责任” 工程:清单赋能,驱动提质增效

项目党支部扣紧“责任纽扣”,晒出“责任清单”,实行重点工作清单管理,倒逼工作推进落实,对重点任务进行项目化分解,明确具体措施。各部门、工区依据“量体裁衣、私人定制”的原则,列出党员责任清单,对标工作要求,细化具体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强化问责机制,以超强的执行力、过硬的作风确保各项管理目标圆满完成。成立硐室开挖、施工综合保障、提质增效创效党员先锋队,全体党员作出岗位承诺。实施党员安全目标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党员带头”活动,开办安全积分超市,实现“小超市”、大成效,小投入、大回报的项目管理目标。创新推行“部位工作小组”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以施工部位为单元,整合技术、施工、安全、质检等专业人员,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成本管控水平。

“精进” 工程:匠心砺技,激活创效潜能

项目党支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创效。成立“员工创新工作室”,开展花岗岩地层大断面水工隧洞开挖工艺研究,优化洞轴线设计、排水涵管、混凝土配合比,实现质量成本双控目标。同时,创新应用无人机航测和BIM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土石方精准调配,缩短关键线路工期近6个月。通过开设“建设者夜校”,系统化开展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专业培训,采取“理论+实操”的“手把手”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地下硐室开挖、新能源设备操作、智能化施工等核心技能,仅半年培训一线作业人员913人次。

“筑廉” 工程:清风护航,筑牢廉洁防线

项目党支部通过分层分类、精准滴灌的廉洁谈话模式,构建党员干部集体廉洁谈话、部门主任与员工“一对一”谈心、分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压力传导”、纪检委员与班子成员“咬耳扯袖”、支部书记与班子“专题研讨”的“五级谈话”机制,将纪律教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渗透”,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廉洁提醒无死角。同时,签署“清风入家门,幸福满家园”家庭助廉倡议书,开展“指尖传廉音 布上绽清莲”廉洁主题手工活动,拍摄“萌娃说廉”视频,以“小家”清风筑“大家”清廉。

“暖心” 工程:福祉为本,夯实团队根基

项目党支部持续筑牢农民工权益“双保障”体系,在宿舍区设置维权公示栏,动态公开工资单、考勤表及三方联系方式,确保维权渠道100%畅通;通过电话抽查、来访接待双重机制,重点排查工资发放异常问题,实现隐患整改闭环管理。用心打造“暖心服务”工程,主动对接电信公司办理优惠电话卡,协调快递点集中配送;联合银行开展“安薪行动”,现场为农民工办理实名制工资卡,确保工资支付规范及时;邀请当地医院开展“爱心服务零距离”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方建华党员创新工作室”,完成了科研课题《花岗岩地层大断面水工隧洞开挖工艺研究》的申报和立项,通过通风兼安全洞和进厂交通洞洞轴线调整,节约费用235万元。主体关键线路工程地下厂房中导洞开挖提前3个月工期实现节点目标,荣登湖南卫视《新闻联播》。2024年项目斩获各类荣誉15项,收获业主、政府的表扬信和贺信4份。实践证明,当党组织真正成为项目攻坚的“红色引擎”,当党员真正成为破解难题的“尖刀连”,党建工作的“软实力”就能持续转化为项目生产的“硬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项目党支部更需深化“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实践探索,以组织力提升带动生产力跃迁,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