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虎军:红土地上的“质量哨兵” | ||||||
| ||||||
右江河畔,红土地上,百色抽蓄电站施工现场,安虎军的身影始终穿梭在质量管控一线。他用脚步丈量工程每寸土地,用专注守护施工每个环节,将党员使命与质检人专业融入日常,在平凡岗位上,以坚守与执着书写不平凡的水电建设故事。 以初心锚定使命,以专业践行担当 “作为党员,就得比别人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坚守。” 这是安虎军刚入党时写在日记本上的话。十余载岁月流转,从职场新人到项目中坚,他从未让承诺褪色,始终以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2008年,安虎军加入水电八局,成为一名质检员。他深知,质检工作看似平凡,却是工程质量的“生命线”。入职伊始,他便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摸索成长。从龙开口、大岗山,到白鹤滩、赣江尾闾,他参建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每段经历都化为积累经验、锤炼本领的宝贵财富。十余载沉淀,他不仅精通质检员核心技能,更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刻入骨髓,对工程质量的把控,成了他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当工作接力棒交到百色抽蓄项目部,新挑战随之而来。业主对工程质量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过往经验难以完全应对。安虎军没有退缩,反而将压力化为动力。他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抽蓄电站建设知识,深入研究业主质量规范与技术要求,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只为让专业能力跟上项目建设步伐。“只有自己的专业能力跟上了,才能守住工程质量的‘大门’。”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的行动准则。 在项目建设中,安虎军始终扎根质量管控一线。最初负责砂石拌和系统基础回填时,他全程盯守:检测压实度,他亲自到场监督,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清表完成后,他蹲在地上逐一检查回填台阶的高度、宽度与平整度,哪怕是毫米级偏差,也要求立即整改。“基础不牢,后续施工都是空谈。” 他的“较真”,为后续工程筑牢了根基。 随着项目推进,安虎军又肩负起泄洪洞进出口的质量管控重任。面对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等复杂环节,他打起十二分精神。尤其是管棚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质量把控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他全程跟踪监督:打孔的角度、深度、孔径大小,都严格按技术参数执行,发现偏差立即要求调整;下套管和钢筋笼时,他仔细核查规格与质量,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同时监督工人规范操作;注浆环节,他紧盯注浆压力、注浆量和速度,保障浆液均匀饱满,让管棚充分发挥支护作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是对工程负责,更是对大家的安全负责。”他用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项目高质量推进筑起坚实的“质量防线”。 以较真守住标准,以执着攻克难关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安虎军的口头禅。在泄洪洞进出口排架验收工作中,他将这份 “较真”发挥到极致,用十几天坚守,交出“零问题”的验收答卷。 排架是后续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支撑,其质量直接关系泄洪洞结构安全。当时,距离排架验收仅剩半个月,施工进度却滞后3天,加之连日阴雨,工地泥泞不堪,不仅拖慢施工效率,还增加了排架基础沉降、杆件锈蚀的风险。面对“工期紧、天气差、标准高”的三重压力,安虎军主动担责:“验收节点不能拖,质量标准不能降,我来盯到底!” 此后,安虎军每天最早出现在排架施工现场。他先检查排架基础是否因雨水浸泡沉降,再逐一查看杆件连接情况。雨水打湿衣服,泥水灌满鞋子,他毫不在意,专注地用扳手检查每颗螺栓的紧固度,拿水平仪测量排架垂直度。一次,他发现一根排架杆件焊接处有微小气孔,不仔细看难以察觉,且短期内不影响临时支撑。他当即要求工人拆除重焊,工人不解:“安工,这么小的气孔没人会注意,重焊还耽误工期,没必要较真吧?”安虎军严肃回应:“质检工作没有‘差不多’,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今天放过小问题,明天可能酿成大事故,这个风险我们承担不起!”最终,工人重新焊接,质量完全符合规范。 白天盯现场,夜晚忙复盘。每天收工后,安虎军回到办公室整理检测数据,将每根杆件编号、每颗螺栓检查结果、每处整改情况详细记录在表格中,再对照设计规范逐一核对,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验收当天,验收组沿着他走过的路线,细致检查排架基础、杆件连接、焊接质量,最终宣布“排架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此时,安虎军紧绷十几天的脸上才露出笑容,他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十几天的坚守,值了!” 以互助温暖工地,以同心共促攻坚 “同事有事,我顶上,这是应该的!”说这话时,安虎军脸上总带着朴实的笑容。在他心中,常年奋战的工地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场,而是温暖的大家庭,互帮互助是维系 “家”的“黏合剂”。 一次,同事欧阳杰因家中急事需请假,可工地质检人员本就紧张,欧阳杰负责的通风洞质检正处关键阶段,一旦无人接手,不仅耽误验收进度,还可能影响后续施工。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安虎军坚定地说:“我来,放心,我保证不耽误验收进度。” 彼时,安虎军的工作本就繁重。他正负责泄洪洞开挖、支护等核心环节的质检,每天要盯着混凝土浇筑配比,检查支护锚杆锚固力,从早到晚脚步不停。如今再接手通风洞验收,难度陡增:两个施工面相距近两公里,需穿过崎岖便道,来回一趟要半个多小时;且通风洞验收项目多、标准严,需投入大量精力。 为兼顾两边,安虎军每天更早到工地。清晨先去泄洪洞盯混凝土浇筑,每隔十分钟用坍落度筒测一次稠度,保障浇筑质量;上午十点,匆匆赶往通风洞检查锚杆安装、喷锚支护细节;中午简单用餐后,又立刻返回工地。 有一次,通风洞需做锚杆锚固力检测,他必须在场盯数据;而同一时间,泄洪洞浇筑到关键“合龙段”,混凝土浇筑连续性不能断。安虎军毫不犹豫,在两地间奔波,这边记下检测数据,拔腿就往另一边赶。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工服,贴在身上格外难受,可他从未喊过累。 几天后欧阳杰返回工地,满是感激地说:“虎军,真是辛苦你了,这段时间多亏了你!”安虎军却摆着手笑答:“咱们是同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再说,咱们都是为了工程顺利推进,只要能按时完工,这点辛苦不算啥!”阳光下,他黝黑的脸上,笑容格外耀眼。他的身影,就像工地上坚实的锚杆,默默支撑工作,也温暖着身边每个人。 如今,右江依旧奔腾,百色抽蓄电站建设仍在继续,安虎军的身影依旧穿梭在施工一线。他的故事没有波澜壮阔的叙事,却藏着最动人的力量——那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是“质量重于泰山,责任高于一切” 的坚守,更是一代水电人用青春与汗水,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奋斗答卷。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