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间的攻坚—辰溪抽蓄主体工程施工纪实

日期:2025-09-10 来源:辰溪抽蓄项目 作者:谢文君 摄影:谢文君 字号:[ ]

辰水之畔,武陵余脉绵延起伏;侗乡云岫间,机械轰鸣彻响山谷。在湘西层峦叠嶂处,一群建设者以匠心与汗水,正描绘着一幅抽水蓄能、绿色发展的"时代工笔"。

湖南省辰溪抽水蓄能电站是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也是目前湖南省湘西地区唯一获得核准建设的抽蓄电站,是辰溪县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电站最大发电水头达369.98米,设计调峰能力显著,可缓解湖南电网新能源消纳压力,助力构建以光伏、风电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进度攻坚:科学谋划的提速之战

“山区施工,就像在和大自然‘斗智斗勇’。”工程管理部主任刘凯博说。

面对紧张的工期和复杂的地质条件,进度管理成为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项目团队以科学策划为先导,动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将总体目标分解为49个关键节点,挂图作战、各个击破。

2024年9月28日,湖南省辰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正式启动施工。

2024年11月26日,首仓混凝土顺利开浇。

2025年1月28日,下水库泄洪洞提前15天进洞。

2025年4月30日,导流泄洪洞提前32天全线贯通。

2025年8月8日,下水库围堰填筑提前8天完成。

2025年9月3日,辰溪抽水蓄能电站攻克难关成功截流。

2025年9月8日,湖南辰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提前10天正式开工。

为确保下水库截流验收、围堰填筑的高质量完成,项目团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提前部署,采取多区域、多工序、多班组、昼夜不间断作业,保证工程有序衔接。下水库截流施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科学分配设备、人员,对各个工序采用“阶梯型”模式进行施工,极大地缩减了各工序衔接的时间。通过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施工工艺、开辟多个作业面并行施工等方式,成功克服了恶劣天气、设备进场难等不利影响。

此次进出水口的开工,标志着最后一块“拼图”就位,项目进入了所有主体工程全面同步推进的全新提速阶段,为后续大坝填筑赢得了宝贵时间。

技术引领:攻克抽蓄工程难关

在辰溪抽水蓄能电站的隧洞施工中,传统钻爆设备移动缓慢、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一度严重制约工程进度。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紧张工期,项目总工方科与技术团队毅然迎难而上,决心攻克这一技术瓶颈。

方科带领团队历经数日攻关,反复验算结构受力、优化台车结构设计。那段时间,技术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团队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他们大胆推翻传统固定式设计,提出“全移动、快定位、高适应”的创新理念,创造性采用模块化钢结构与可伸缩平台设计。在台车试制阶段,方科坚持驻守现场,与工人同进同出,实时调整焊接工艺和管线布设方案,历经三次重大改进,最终成功研制出移动式便捷钻爆台车。

这款凝聚团队心血的台车长5.5米、宽8.36米、高5.2米,设上中下三层可伸缩工作平台,通过Φ89mm调节管灵活适应洞室尺寸。全车以I18工字钢焊接为骨架,关键部位经结构优化,平台满铺Φ10钢筋网片并焊接固定,极大提高了刚度和稳定性。在安全细节上,团队同样精益求精,所有梁柱粘贴红白反光标志,平台楼梯和边缘设置标准化防护栏杆,非作业侧设宽60cm的规范爬梯,施工管线沿立柱合理布设,全面保障高处作业安全。

其真正突破在于极致的移动性与工序整合能力。台车可实现快速整体移动,定位调整时间从70分钟大幅压缩至12分钟以内,单循环钻爆作业效率提升40%,推动辰溪项目关键线路进度较原计划提前22%。它不仅是一款设备,更是一套完整的效率提升方案,彻底扭转了传统钻爆施工被动滞后的局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该项技术创新是辰溪抽水蓄能工程“技术引领、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彰显了项目团队以先进装备赋能工程建设的坚定决心,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水电站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辰溪经验。

安全筑基:零事故的品质坚守

面对电站建设工期紧、现场人员众多、作业面交叉复杂所带来的巨大安全风险与管控难度,辰溪项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总监汪坤要求全体管理人员践行“两勤一到位”工作法——做到“腿勤”,勤跑现场;“嘴勤”,勤提醒、勤教育;“措施到位”,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他特别强调,要把每一位施工人员当作自家人,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主动关怀作业状态,切实提升一线人员的安全感。

项目不仅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更依托现代科技提升监管效能:引入智能安全帽,实现人员定位、紧急呼叫与救援一体化功能;设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坚持“零盲区”“零容忍”,及时更换过期消防设备,组织开展防洪度汛演练,检修电路系统,确保从办公楼到食堂、从施工一线到后方营地全覆盖、无死角。

此外,项目创新设立积分超市、警示教育室等设施,通过正向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全员安全意识。通过凝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带班人员多方力量,确保每个作业面至少配备1名安全员,切实织密安全监督网络,全力杜绝事故发生,为实现工程建设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党建领航:凝心聚力的红色引擎

攻坚克难的背后,是高高飘扬的党旗所提供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项目联合党支部紧紧围绕工程建设中心任务,将党建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一线。

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技术骨干牵头成立上库趾板开挖党员突击队,在解决趾板开挖支护、复杂流道混凝土浇筑等技术难题中冲锋在前。同步成立下库围堰突击队,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详细施工方案,并反复论证,提前8天完成下库围堰填筑。

辰溪项目党支部积极开展联建共建活动,有效协调各方关系,化解施工中的堵点、难点,成为了凝聚参建各方的“主心骨”。强有力的党建引领,犹如一台高效的“红色引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工程优质高效建设的强大动能,确保了项目建设方向正、目标明、队伍强、士气旺。

辰溪项目支部不断加强对群团组织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带领群团积极开展读书分享会、送清凉、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观看红色电影等各类活动,切实坚持做好活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群团工作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打造先锋模范团队,为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当前,辰溪抽水蓄能电站已进入所有主体工程全面同步推进的提速新阶段。项目部将继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传承水电人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以更高标准管控质量,更严要求守住安全,更实作风狠抓进度,全力以赴推进后续工程建设,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