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份工作都扎根实地

日期:2025-11-17 来源:科威特T1282项目 作者:柴炳光 字号:[ ]

“所有的工作都是为现场施工服务的。”易总的这句话,如钟声般在我脑海中久久回响,挥之不去。就在几天前,我们这批初到科威特的新员工,完成了最后一场帮助我们熟悉项目的专题培训。正是在那堂干货满满的课上,项目副经理易总掷地有声的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我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其实在此之前,易总已不止一次跟我们提起过这句话。只是那时的我,尚未真正理解其背后蕴藏的深意。直到培训结束的那天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这句话仿佛被月光浸泡过一般,在脑海中愈发清晰。我细细咀嚼着每一个字,琢磨着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力量。忽然间,我像是推开了一扇长久虚掩的门,豁然开朗。原来,这句话揭示的,正是我们当下工作的根本逻辑。

我们身处“一带一路”海外施工一线,无论分属哪个部门,无论职责为何,最终的目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将合同约定的建设任务按时、优质地完成,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条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溪流,穿越不同的山川与险阻,最终汇聚成一条以现场为主干道的滚滚长江,奔腾向前,势不可挡。困扰我多日的迷茫瞬间消散,仿佛终于打通了一个困扰许久的关卡,前方的目标,也随之清晰起来。

第二天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后,我立刻联系了同期分到工区的一位伙伴,相约下午一同前往现场学习。午后一上班,茫茫沙漠中便出现了我们三人的身影,我们跟随着现场工长Raja,从N4边界出发,开始了对整个N4区域的实地认知。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一处管线回填的作业点。在此之前,“回填”于我而言,不过是文件上的一个术语,一行冰冷的文字。直到亲临现场,我才意识到,原来这背后竟有如此多的工序与讲究:安装前需在底层铺设骨料,安装完成后还要一层层覆盖保护材料,每一步都为了确保管线的安全与稳固。我曾以为“回填”不过是把土填回去那样简单,亲眼所见才明白,每一铲土背后,都是技术与经验的凝结。这也让我反思自己之前的工作,在做相关招标文件时,对这些材料与设备的理解,还停留在纸面。如今亲眼所见,思路顿时开阔不少。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有的区域正在回填,有的正在安装管线,还有的地方才刚刚开挖。整整一个下午,Raja带着我们,几乎走遍了从开挖到回填的整个雨污水管线施工流程。我不仅清楚了“放样”“Nick”这些术语的实际含义,更在亲眼见证中,理解了它们为何存在、如何运作。这些,是坐在办公室里很难真正领悟的。

现场也不乏生动趣事:偶尔悠闲走过的骆驼群,驾驶滑移装载机如“奥特曼”般灵活的工人……这一切,让茫茫沙漠多了几分生气与温度。

夕阳西下时,我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脸上满是汗水与沙尘,心里却格外充实。这次现场之行,让我收获的不仅是施工知识,更是对工作的全新认知。但我也清醒地知道,今天所见所学,不过是海外施工的冰山一角。很多工序我只看懂了操作流程,却没吃透背后的力学原理;不少细节问题,还需要在后续的实践中慢慢琢磨。

易总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此刻我终于读懂了其中的深意。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者,我们的工作从来不是悬浮的文字与图纸,而是要扎根在沙漠的每一寸土地上。前路漫漫,唯有保持这份“向现场学习”的初心,脚踏实地,才能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为项目建设添砖加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