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映月光,丝路续华章

日期:2025-11-20 来源:科威特T1282项目 作者:杨胜坚 字号:[ ]

“科威特位于中东沙漠之中,有着富裕的石油经济,但地貌环境却颇为贫瘠。”这是我对科威特的第一印象。

飘飞的黄沙是她千百年来的舞织,永不熄灭的烈阳是她千百年来的纹章,这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科威特所承受的代价。

科威特有着不同的黄沙绿树,不同的时钟日历,以及不同的海滨月景。但让我最吸引我的的还是科威特这里肤色与面貌各异,但是同样友善且风趣的人们和他们五彩缤纷的文化。

在广阔的大漠里,飞沙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热浪吹得我头顶生烟。人总是要对沙漠抱有敬畏,不然晒得皮肤刺痛的太阳会告诉你为什么沙漠叫生命禁区。

但生命禁区仍有一群不服输的人生活着,就像我们这些不远万里建设国际的八局人。湛蓝色的海与金黄的沙以一种和谐的姿态碰撞在一起,拔地而起的高楼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不得不谈的就是阿拉伯特色的美食。由于宗教的原因,巴林和科威特都禁食猪肉,我最爱的辣椒炒肉自然无从谈起。但是没有关系,马上到来的就是阿拉伯特色的鸡腿和酱汁米饭。我本以为跨越了近半个地球,肠胃可能会先一步大脑记住乡愁,然而令人惊喜的是,阿拉伯特色的美食竟意外的对我的胃口:色浓,味香,浓厚的酱汁配上细长的米饭也是别有一番风味。阿拉伯烤肉更是久负盛名,抓起烤饼,塞上烤肉,两者合在一起往嘴里塞,虽然动作稍微快一点就会被肉给塞住,但是没办法,烤肉确实很香。再配上一口快乐水,简直到了天堂。只是黑橄榄这个东西是入不了口的。

我在N8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我有几位师父。不同的师父风格也不同。

魏哥年纪虽不大,但是本事不少。不管是一线工程安排具体任务,还是与老外的沟通交流,他都游刃有余,他完全可以算的上这一行的“专家”。不管是碰到了工程现场的问题,还是工长发来的各种奇怪问题,他都能够帮我解答。

李亮亮哥是工区负责人,事情大小都要过他的意见。他接到N8任务之后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让N8的设备运作更有效率,也更符合情理。他对我说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对我今后工作颇有帮助。“只有亲自了解了事情运作的逻辑,对事情都能讲出个一二来,你才能让你底下的人服你。”

曾维俊俊哥是对工作严格要求的人。他时常会亲自督促我,让我完成相关事项。他原本的工作是测量,但是加上N8工作之后,他“两肩挑”得十分流畅,让我身心佩服。

一线工作或许枯燥乏味,但是沿途的骆驼确是令人心喜。骆驼滑稽的脸型配上高大的体型,有一种反差感。骆驼是阿拉伯文化的象征所在,古阿拉伯人靠着这群骆驼穿越丝绸之路,迎着风沙,昼夜不停,只为求得中国的丝绸瓷器回西方以换取足量的白银。而如今我们也沿着这条古丝绸之路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这滑稽的骆驼,正是连接中欧之间的纽带。靠着这一条纽带,中国才能领略罗马的戏剧风光,西方才能吹起丝绸瓷器的“中国风”。工长也跟我们说起,骆驼的阿拉伯语与英语的发音别无二致,camel,或许英语中的骆驼就是来自于阿拉伯语。

今年在海外过中秋,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圆月象征着团圆,然而海外的月总归是会缺一个角的,但是有同事伙伴们一起玩耍倒也没那么感伤。项目上安排了自制月饼,参加活动的同事们争先恐后一个个的跃跃欲试,你和面我搓馅,我定型你包装。虽然我做得奇形怪状,但是吃进肚子里谁还记得是小猪还是小狗图像呢。

在中秋,赏月是必不可少的。科威特的月亮与国内的月亮并无二致,明亮且皎洁。从古至今圆月始终如一,不论是黛发结霜,亦或者是沙钟流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光恒常而人生短暂,愿你我能够抓住这从指缝中透出的月光,做自己喜欢的事,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在地球上留下一些“我曾来过”的痕迹。

“一带一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小听到大的名词,如今却实实在在地踩在了脚下。愿在海外的同事们,不忘乡音,共创未来,一起携手挺进水电八局的下一个发展高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