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吨TBM刀盘与驱动盘精准对接!引江补汉TBM组装迎来重大突破 | ||||||
| ||||||
7月17日14时11分,由中国水电八局承建的引江补汉土建1标项目迎来历史性瞬间——重达407吨、直径11.93米的TBM刀盘,在众人屏息注视下完成一次性精准对接。这一关键动作,不仅标志着TBM组装取得突破性进展,更让430吨桥机的两个吊钩与45吨一个吊钩彻底“解放”。此后三个吊钩可实现两个区域全作业面同步施工,安装进度直接提升2倍,为TBM安装按下“加速键”,更为后续始发掘进的节点目标筑牢根基。 刀盘对接绝非简单的机械拼接,而是一场地下深处的毫米级“绣花”盛宴。刀盘与主驱动盘的连接面上,278个螺栓孔如精密布阵,每个孔径误差必须控制在0.5毫米内,稍有差池便会导致螺栓无法穿入,整个对接功亏一篑。为攻克这一精度难关,项目团队采用“双钩协同调平法”:430吨桥机的两个吊钩分挂刀盘两侧吊点,通过同步液压系统实时微调高度,配合全站仪的动态监测数据,让这个庞然大物在起吊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如同被无形的手稳稳托举。 井下逼仄的空间更让这场“绣花”难上加难。组装洞顶部与刀盘最高点空间逼仄,两侧岩壁与刀盘边缘的间距狭窄——这意味着刀盘起吊后几乎没有调整余地,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项目团队提前用激光扫描仪对组装洞进行三维建模,将刀盘运行轨迹、桥机吊钩钢丝绳挠度等细节尽数纳入计算。单是为测算407吨重量下钢丝绳的伸长量,就反复测试多组数据,以极致严谨绘就“安全路径图”。最终,278个螺栓孔一次性精准对齐,刷新了同类工程对接速度的纪录,更将“毫米不差”的工匠精神镌刻进每一道螺牙纹路里。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大延伸,引江补汉工程肩负着“长江水济汉江”的重任,将为缓解鄂北、豫西南等地区水资源短缺提供核心支撑。这条全长194.8公里的“地下大动脉”,多数段落深埋地下50至200米,而TBM正是打通隧道的“巨无霸利器”。刀盘与主驱动盘的对接,恰是这台利器组装中最关键的“咬合”动作。 “这一‘扣’精准咬合,TBM才能化身为巨型‘地下手术刀’,在坚硬岩层中精准掘进。”此次对接完成后,TBM将进入整机全面组装阶段,为7月21日主机步进、8月25日始发掘进的节点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按照规划,这台TBM将以每日8至10米的速度向前挺进,五年后,一条横跨鄂豫两省的输水隧洞将贯通南北,让长江与汉江的“牵手”照进现实。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