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尾闾“五步棋”织密农民工关爱网 让奋斗之路更有温度 | |||||
| |||||
“现在用‘赣薪宝’APP就能自己审核工资,钱袋子有保障,干活儿更有奔头!”近日,在赣江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现场,农民工王师傅一边调试焊接设备,一边向笔者分享自己的切实感受。2025年以来,赣江尾闾总包部聚焦农民工群体“急难愁盼”,创新推出“五步棋”关爱举措,从技能提升、共建共享、健康守护、权益保障到生活服务,构建全方位关爱体系,让温情服务真正走进农民工心坎里,为工程建设注入暖心力量。 素质提升“关键棋”:从“会干活”到“干好活” “以前凭老经验施工,遇到复杂工况总卡壳,现在每天班前会都有安全、质量、技术培训,上个月我还拿到了技能证书!”农民工李师傅的话,道出了项目上不少工友的成长心声。为帮助农民工突破技能瓶颈,总包部精准对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特种设备操作等岗位需求,打造“理论+实操”双轨培训模式。 每日班前会、每周例会成了“移动课堂”——工区技术骨干现场演示规范操作流程,手把手指导解决实操难题;安全知识课堂结合工程案例,讲解施工安全规范与应急处置方法。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开展培训30余场,覆盖农民工800余人次,帮助大家在岗位上实现从“会干活”到“干好活”的能力跃升。 共建共享“携手棋”: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真没想到,咱们农民工的建议也能被项目采纳!”在项目定期召开的“班组长座谈会”上,班组长李兴明难掩激动。此前,他提出的“优化混凝土运输路线”建议落地后,不仅缩短了材料运输时间,还降低了交叉作业风险。 为让农民工从工程建设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总包部搭建多元共建平台:通过“班组长座谈会”“农民工意见箱”等渠道,畅通建议反馈路径,目前已收集并落地“改进安全防护设备”“优化施工排班”等建议20余条,切实提升施工效率与作业安全性。 身体健康“安心棋”:筑牢奋斗“健康防线” “工地上有合作医疗点,看病拿药不用跑远路,定期还有免费体检,太贴心了!”谈及健康保障,农民工赵师傅满是感激。深知身体健康是农民工奋斗的基础,总包部将健康守护作为关爱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季节,施工现场的休息驿站里,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电风扇等防暑物资一应俱全;项目联合定点医院开展健康义诊,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供就医指导;医护专家走进工地,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血吸虫病预防及职业病防护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手册500余册,帮助农民工树立科学健康观念,让大家在工地干活更安心、更踏实。 权益保障“保障棋”:给足“稳稳的安全感” “每月工资按时到账,再也不用为欠薪发愁!”提到工资发放,农民工陈师傅语气坚定。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总包部从制度层面筑牢“防护网”:与每一位农民工签订规范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标准、支付时间、工作内容,让大家“明明白白打工”。 在工资发放环节,项目实行“内部审批+政府监管”双流程:内部经工区考勤确认、劳资专管员审核、经营管理部结算后,通过集团财务系统审批;2025年8月起,同步接入“南昌市农民工工资预警平台”,工人通过“赣薪宝”APP确认工资数据后,经监理、建设单位及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局线上审批,最终由银行代发,多环节把关确保工资发放“零拖欠”。 排忧解难“服务棋”:工地也是“暖心家” “宿舍里有空调、24小时热水,下班能和家人视频,在工地就像在家一样!”农民工孙师傅的话,道出了项目生活服务的温度。围绕农民工生活需求,总包部从细节入手办实事:对农民工宿舍进行改造升级,配齐空调、空气能热水器等生活设施;增设电动车车棚与充电桩,解决出行充电难题;安排保洁定期清扫宿舍区域,保持居住环境整洁有序。 如今,行走在赣江尾闾项目施工现场,农民工们技能更“强”、精神更“美”、心里更“暖”、底气更“硬”、生活更“乐”,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程建设。赣江尾闾总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五步棋”关爱举措,不断提升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每一位建设者都能在工程中实现价值、收获幸福,为赣江尾闾工程顺利推进凝聚更多温暖力量。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