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特写】“最”青年——青春建设者的四重维度

日期:2025-05-06 来源:轨道交通公司 作者:马璇 摄影:马璇 字号:[ ]

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都市动脉中,有这样一群青年建设者,他们以汗水为墨,以匠心为笔,书写着时代的青春华章。让我们走进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感受他们平凡而闪亮的奋斗故事。

陈强:最“敢”川蜀青年

“我要这铁棒醉魔物,我有这变化乱迷浊。踏碎灵霄,放肆桀骜.......”在项目伊始的元宵佳节上,一曲裂石穿云的《悟空》在人群中炸响,自此成了陈强的代表曲目。

十年前,蜀道青衫少年逆长江而下,从麻辣鲜香的蓉城闯入火辣直爽的星城。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川蜀青年,怀揣着工程蓝图与星辰大海,开启了入“湘”随俗、与工程相伴的生活。在经过三个月标准化图纸历练后,陈强主动打破舒适圈,一头扎进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白天揣着三色记号笔蹲守基坑,精确记录着各项施工原始数据;晚上就伏案整理当日的施工日志,将统计数据刻进大脑记忆。

“每天消息也回不上几句,整天待在工程队,要不是偶尔还能视频,我都怀疑你是不是被拐骗到哪个山脚旮旯去了。”他的家人经常笑着打趣。大多数人眼里的脏、累活儿,在陈强看来却是一个巨大的知识海洋,这个把施工日志当情书写的男人,心里怀揣着比火锅更滚烫的梦想,在现场积累了大半年后,又开启了专攻技术的旅程。

如今,分管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两大核心部门,陈强的日程表精确到分钟:清晨6点带班,上午在业主单位进行图纸审查,午后连轴召开科研及装配式会议,即使是深夜,技术部的灯也常亮着,陈强带着年轻技术员解读BIM模型,不断钻研新知识。项目经理吴智感慨道:“小伙子一路走来,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思考方式,都更加沉稳、全面了。”

十年淬炼,对于这位川蜀青年来说,变的是愈发游刃有余的工程掌控力,不变的却是干净整洁的穿着、认真踏实的初心和事事有闭环、件件有成效的行事作风。

杨涛:最“勤”匠心青年

你要说起杨涛,就要说他日炙肤深的轮廓、埋头苦干的坚守和对盾构技术的执着。

“中国水电八局,用心建造每一寸地铁。”这句初入职场的宣言就此融铸在一位热忱青年的血液里。从盾构司机起步,到如今的工程管理部副主任,一直在一线从事盾构施工的他,具有丰富的盾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泥水盾构、土压盾构、TBM也均有参与项目。调入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后,因技术人手不足,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杨涛全程跟进每一项工作的落实:盾构机选型方案及准入、区间盾构施工方案编制及报审、盾构始发前工作清单编制、设计施工图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及工程量计算......但不管工作再多再累,他都会乐呵呵与大家交流沟通。

“小马,上午书记的党课课件,麻烦你发给我再学习一下。”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杨涛认真参加每一次理论学习,将组织生活视为“思想盾构机”,在实践中磨砺着党性修养。

除了对工作和学习的专注,杨涛也热爱着生活。闲暇之余,一顶遮阳帽、一身防晒衣和一部照相机,便置身于山海之间,追逐日出日落,诠释着工程人的诗意。

“我们不是在挖隧道,是在铸造城市的时光胶囊。”或许是对杨涛最浪漫的注解。

吴成:最“乐”阳光青年

在机械的轰鸣声中,一位身着橙色工装、头戴红色安全帽的青年正和同事进行着盾构机组装调试的关键工序。

2018年吴成以临时劳务的身份入职,他先后完成了从办公室文员到施工技术员、从盾构司机到项目管理人员的四级跨越,他的足迹遍布福州、郑州、西安、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线,这场从“临时工”到“多面手”的逆袭之路,他稳扎稳打、真抓实干地走了七年。

问及成长秘诀,这个湖北娃子笑着擦去额角的汗珠,说道:“公司把我当‘万能砖’,我就把自己炼成‘金刚钻’——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扎根。”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就要开动脑筋、迈开脚步和主动沟通是他一路摸索出来的工作方法。在办公室做盾构策划材料时,遇到自己的知识盲区,吴成就会积极向部门主任请教,并及时把工作想法汇报分管领导,将收集整理的建议融入自己的工作,不断追求进步;在现场干施工管理时,他就跟着队长耳濡目染、学以致用,绝不待在空调房里躲避太阳的“亲吻”。

当然,这个整日与钢铁水泥为伴的男生也有着柔情善良的一面。在项目盾构营地修建之初,吴成偶然发现了一群刚出生的流浪小奶狗,并开始了“汪星人救助行动”——积极帮它们寻找到热心的爱狗人士安排领养。其中一只正在项目部这个大集体中快乐长大的“墩子宝”就是其中之一的幸运小狗。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他的行为准则;拒绝抱怨、注重落实是他的生活态度;坚定信念、追求进步是他的人生原则。如今,每一寸洒落在他身上的阳光都将照耀来日之路光明灿烂。

韩延英:最“飒”巾帼青年

“做事干脆利落,为人爽朗大方”是这个大集体对韩延英的一致肯定。

工作6年,从计划合同部、工程管理部到综合管理部,再到如今的安全环保部。韩延英一直秉持着多做、多看、多听的原则,真正践行了公司“跨岗位、跨部门、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她主要负责安全环保部内业工作,包括安全费用归集、安全培训台账、周报月报编辑和各类通知单回复等管理资料。面对繁琐的内业资料和高标准高频次的迎检工作,这就要求韩延英在日常中,需要做到细致、全面、有序且高效。

“延英姐,上次的培训数据你帮我找一下,急急急! ”“好的,马上!”

“小韩,晚上有培训,你尽快把相关会议所需的资料准备好。”

“没问题,主任!”

在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你总能看到一个抱着一大沓资料,轻快地穿梭在业主、监理和各部门办公室的身影。“抱这些资料可比抱小孩儿轻松多了”,韩延英总是用自己的乐观洒脱感染着大家。

更令大家佩服的是,这个97年的年轻姑娘,妥妥地驾驭着爱情和事业齐头并进。“我和钰哥是校友、是同事、也是家人,从校园走进八局,从恋爱步入婚姻,从两个人变成一家三口,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白羊座的她将自信和坦诚洋溢在脸上,“为了崽崽的成长,我也一直将她带在身边照顾,辛苦和疲惫肯定是难免的,但是人只有看向最好处和更远处才能一直幸福和进步。”

在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还有许多这样的“最”青年,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扎根施工一线,是无数青年建设者的缩影,在自己火热的青春中,用双手和智慧编织着城市的地下脉络。

这是属于水电八局的年轻密码——锐意进取的毅力、勤耕不辍的匠心、乐天达观的情怀、飒爽担当的风采,共同彰显着青春建设者的四重维度,熔铸成新时代大国工程的脊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