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曙光村院坝会:一本“民生笔记”写满民声,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日期:2025-09-17 来源:群众工作部 作者:李虹 字号:[ ]

没有主席台的距离感,没有讲话稿的刻板味,几张板凳围出“议事”,一本笔记本记满“急难愁”。9月16日晚7点半,吉首市石家冲街道曙光村一、二组的院坝里,一场"接地气"的院坝会开得火热——干部与村民围坐球场中,家常话里聊诉求,笔尖之下定方向,藏在民生小事里的期待,正悄然拼成曙光村振兴的“实景图”。

图纸摊开听意见:码头怎么建,村民说了算

“大家常走的河边要建龙孔潭码头,哪里留台阶、哪里方便洗刷,你们最有发言权!”村支书没绕弯子,直接把码头施工打算讲出来。话音刚落,村民吴大姐就凑上前提建议:“小湿地公园那边要是也修个小码头就好了,娃放学能歇脚,村民洗刷也方便,老人散步也安全。”

驻村工作队队员立刻翻开笔记本,在“民生诉求”栏写下这一建议。本子上,每一条诉求都被认真记录,后续要办的事,从这一刻就有了“清单”。

家常话打开话匣子:产业要发展,先解“心头忧”

“村里想搞特色果林种植,大家房前屋后的空地能不能用?要引老板来,得先把院坝扫干净、路修顺畅才行。”中国水电八局驻村第一书记用朴实话开场,一下点燃了村民的表达欲。

“咱组路灯坏了大半,晚上黑灯瞎火,出门都怕!”“健身器材该添了,老人锻炼只能蹲墙根!”你一言我一语,诉求接连冒出。工作队队员一边听一边圈注,在“路灯维修”“健身器材增补”旁郑重写下“优先解决”,把村民“烦心事”当成要办的“要紧事”。

算清“机遇账”:每条诉求都是振兴“助推器”

“中国水电八局带来的资金不是‘撒钱’,是帮咱把‘想办没办成’的事落地!大家提的每一条,都是争取资源的‘理由’。”石家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忠文指着写满的笔记本,跟村民算“明白账”,“老百姓日子过舒服了,产业才能跟着火,这些小事,就是振兴的第一步。”

承诺掷地有声:一周内给答复,绝不“记了就忘”

散会时,驻村工作队的笔记本已密密麻麻写满半本:小湿地公园码头建设、12盏损坏路灯更换、新增2套健身器材、果林种植意愿登记……队员们把笔记逐页翻给村民看,承诺掷地有声:“每一条都标了日期,一周内给大家答复进度,绝不‘记了就忘’!”

他们还透露,接下来会联合村支两委,走进其余7个村民小组开院坝会,把各组诉求逐一摸排建单,让每个村民的“心里话”都能被听见、被回应。

民声有回响:笔记本里的期待,都是好日子的盼头

看着笔记本上的“民生清单”,村民们脸上漾开笑意。“路灯早点亮,晚上接娃放学就踏实了!”“码头修好洗衣裳不用踩泥巴地,还能搭台子放盆桶!”“还要去其他组开会?不管住哪,声音都能被听到,太贴心了!”

没有单向“讲政策”,只有双向“议民生”;没有会后“等落实”,只有现场“定方向”。在曙光村,这本写满“家长里短”的民生笔记,正把村民的“小期待”,变成乡村振兴的“大图景”——原来振兴从不是喊出来的口号,把群众每一件“小事”办实,就是通往好日子最坚实的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