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局中标引江补汉TBM集群施工关键技术科研项目 | ||||||
| ||||||
近日,工程局收到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发来的关于“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TBM集群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中标通知书,该项目由中南大学-水电八局联合体共同承接。 引江补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补充与延伸,更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家水网的重要一步。工程全长194.8千米,平均引调水量达39亿立方米,通过从长江引水至汉江,可进一步提升中线工程供水保障能力,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水资源支撑。 引江补汉工程的技术难度大,核心挑战集中于“超大直径TBM集群施工”与“复杂地质条件”的双重考验:一方面,工程隧洞开挖采用“TBM法+钻爆法”组合方案,其中TBM法施工长度达124.16千米,投入10台TBM组建集群,涵盖敞开式、单护盾、双护盾及盾构/单护盾双模机型(几乎覆盖当前所有TBM类型),开挖直径达12.2米,集群规模与机型多样性均创行业纪录;另一方面,隧洞埋深最大达1230米,穿越地层呈现“三高三多”特征——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高岩石强度,同时存在区域性深大断裂、大型断层,预测涌水洞段长约10.7千米,软质岩总长度达48.5千米(占比约25%),中等及以上软岩大变形风险洞段约26千米。这些难题导致TBM施工面临极硬岩贯入难、刀具消耗大、断层塌方卡机、岩爆、涌水突泥等重大风险,严重威胁施工安全与进度。该科研项目正是针对这些“卡脖子”问题,整合产学研优势力量开展技术突破,为工程安全高效建设,乃至TBM设计制造、行业技术突破等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此次中标,水电八局联合中南大学,凭借在TBM施工实践、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优势,从多家业内领军企业与科研团队中脱颖而出。这一结果不仅说明了公司在TBM施工技术研发领域的综合实力获行业权威认可,更凸显了“产学研用”协同模式的价值,将开启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破解核心技术难题的新征程。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