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匠心 担使命——公清水库项目“攻坚先锋”侧记 | |||||
| |||||
日前,公清工程公明取水口项目在原水公司7个项目12个标段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8月“攻坚先锋”流动红旗,成为施工履约的标杆标段。 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是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深圳境内配套项目之一,其建设质量与推进效率关系到整体工程的水资源调配功能落地及建设目标达成,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先行标段,工程局公明取水口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始终秉持“建设美好生活”的理念,从破解施工难题到创新技术应用,从保障建设安全到守护工人权益,项目团队以“先行一步”的闯劲与“敬业专业人品精品”的匠心精神,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多方联动促发展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耕企地共建、多方联动,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搭建协作桥梁,既保障项目安全平稳推进,又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用实际行动书写“社企齐共建,服务增质效”的生动篇章。 项目进场之初便主动对接属地街道迳口社区,以党建共建为纽带深化社企联动。从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到配合社区举办“幸福生活节”“幸福邻里节”,再到协助市政府开展骑游活动、联合市水务局研讨度汛方案,项目始终积极融入地方发展。今年1月,获得迳口社区“社企齐共建,服务增质效”锦旗,社区肯定了项目部在助力社区美好生活中的贡献。同月,项目部又协助社区开展迎新春送祝福活动,200余名居民参与其中,五名青年志愿者在书法家义写春联区耐心引导,从签到领纸到“晒春联”,全程热情服务,让活动现场充满温馨年味,进一步拉近企地距离。 在多方协同方面,项目不仅与街道、业主、监理等单位签订党建品牌共建协议书与劳资纠纷责任状,还创新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促进交流。4月,项目部联合合公明水库管理处、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测单位、水电七局、水电十四局、中铁十八局等参建单位举办“逐梦湾区,畅跑公清”党建联建微型马拉松,120余名参赛者沿水库展开6公里环湖跑,项目部提前部署意外险、补给站与医疗保障,让大家在运动中感受春日活力,更凝聚起各参建单位的协作力量。此外,项目部还多次与各参建单位联合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公清杯”篮球赛等活动,以党建促业务,为项目履约筑牢保障。 廉建共建与警企共建同样是项目党建的重要内容。7月1日,项目党支部联合业主、监理、其他标段等单位,组织40余名党员前往深圳市道德风范馆,通过参观道德文明、廉洁诚信展区,观看廉洁教育警示录,开展廉洁宣誓,以“四个一”学习形式强化党员廉洁自律意识。面对夏季高温,项目部前往光明街道派出所开展“送清凉”活动,送上西瓜、凉茶等慰问品,感谢民警在防诈宣传、车辆运输等工作中对项目的支持,进一步深化警企情谊,为辖区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雷霆行动”守安全,筑牢施工“防护网” “高围堰填筑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来,每一层压实度都要检测到位,防洪度汛、临边防护等问题更是大意不得!”项目部安全质量周检查时,安全总监刘家茂带着各部门穿梭在施工场地,对施工全环节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项目部统筹兼顾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通过靶向施策、闭环管控,为项目施工生产构建起坚实“防护屏障”,推动安全管理态势稳步向好。 针对高围堰填筑这一关键施工环节,项目部明确安全技术要求,将高围堰填筑标准化作业流程贴满工地各个角落,同时定期深入高围堰施工一线,对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性进行督导抽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推动高围堰填筑施工全程“按标作业、依规施工”,从源头降低操作风险。 以“演”强防,以“练”备战。为全面做好科学应对、积极防御,今年以来,项目部陆续组织开展了防洪度汛应急演练、防触电应急演练、消防应急演练、防中暑应急演练等,不断检验各项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优化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切实提高各应急救援小组的应急抢险能力,为日后快速应对灾情险情积累经验,也为项目部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面排查施工全环节风险,项目部以“雷霆行动”中“八项硬措施”、“十项严查”为抓手,严格实行“246”(即“开好两会”“保持四化”“坚持6S管理”)精细化管理,明确排查范围涵盖临时用电、消防设施等相关涉及领域。针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实时的隐患台账闭环管理机制,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时限,每日跟进整改进度。截至8月底,所有排查隐患均已100%完成整改,实现“排查无死角、整改无遗漏”,有效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点。考虑到施工空档期易出现管理盲区,项目部组织梳理空档期安全管控薄弱环节,明确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等各岗位在空档期的管控责任,切实推动“人人知责任、事事有管控”,彻底消除空档期安全管理漏洞。 技术为基、统筹为要,全力冲刺产值目标 作为项目技术与生产统筹核心,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兼总工程师张卫深知“计划先行”的重要性。年初即牵头组织工程管理部,结合项目整体履约目标,分解制定精细化施工计划:一方面以产值目标为导向,将年度任务拆解为12项月度核心节点,明确各节点对应的工程量、技术标准与工期要求;另一方面立足技术可行性,细化施工流程与资源需求清单。同时,建立计划动态调整机制,每周结合实际施工进度复盘计划执行情况,及时优化后续计划,确保产值目标始终“可追、可及”。 “公清项目是民生工程,现在正是施工建设的关键时候,要是因为料源拖了后腿,高围堰不能按时合拢,后续整体水资源调配计划都会受影响!”今年4月,针对高围堰施工供应料源紧缺的情况,项目部多次对接业主单位、分包队伍,协调增加料源点,调整运输路线,对比复核运输距离,反复测算运输成本,新增四条“材料运输专线”,确保石渣料每天能按时按量送达现场。另外,项目部还建立了“料源动态监测机制”,安排专人每天与各料源点对接,实时掌握库存和运输进度;施工班组根据材料到场时间调整作业计划,避免出现“人等料”的情况。截至目前,高围堰填筑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9%,不仅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测合格率均为100%,且整体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为后续防渗墙施工和水库连通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引领生产,统筹保障效率。高围堰施工以来,在项目部冲刺产值目标的关键阶段,项目部通过召开施工进度专题会、早班会、碰头会等方式优化资源调配、调度日常生产,以科学组织破解生产瓶颈,实现“效率、产值、成本”三重效益提升。 民生保障筑根基,团队维稳聚合力 自项目施工以来,项目部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稳定为要”的工作理念,将民生保障与团队维稳工作融入施工生产各环节,通过压实责任、精准施策,为项目高效推进凝聚起强大合力,推动“安全、生产、民生”协同向好。 项目部严格落实产业工人培训要求,构建“精准化、全覆盖、严考核”的培训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深圳市要求对产业工人入场前进行送培,培训后在项目部完成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培训,正式入场前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确保100%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定期对在岗工人进行考试,考试内容涵盖在建建筑的相关知识及“应知应会”内容,通过“培训+考试”双重保障,工人技能水平与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为施工效率提升奠定技能基础。 项目部始终将工人薪资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工人薪资保障机制。项目部建立农民工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农民工管理专岗,将薪资直接发放至工人个人银行账户,避免中间环节截留,保持足额按时发放。畅通维权通道,联合街道派出所在项目部设置了“警企联络点”,全员安全帽张贴“安薪在深”二维码,并在在项目部、施工现场张贴信访维权联系方式,方便一线工人及时处理劳资纠纷问题。 此外,为保障施工工人个人生命健康安全,项目部聚焦夏季施工特点与产业工人需求,针对性组织开展高温作业应急演练,讲解高温中暑表现及预防措施,并同步开展防暑降温药品发放、防蚊灭蚊物资发放、“送清凉”慰问等系列活动,通过实操培训与物资保障双措并举,切实守护产业工人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 “是荣誉更是新的起点”,项目团队的每位建设者如是如想。 站在公清项目施工现场,远处的公明水库波光粼粼,近处的施工机械仍在有序作业。这个承载着民生期待的项目,正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向着年度建设目标稳步迈进,用匠心为深圳的水脉建设书写新的篇章。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