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特写】田映:右江畔的安全守望者

日期:2025-04-27 来源:水电公司 作者:徐浩然 摄影:刘湘梅 字号:[ ]

在项目建设的广阔天地中,安全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为前行的航船指引着方向,照亮每一个角落。而田映,无疑就是这座灯塔坚定的守护者,以她的专业、执着与担当,筑牢安全防线,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严”字为尺,铁面巡查筑防线

初见田映,她身上自带一股“硬核”气场,目光如炬,仿佛携带着扫描仪,仿佛能洞察施工现场的每一处潜在风险;举止干练,每一步巡查都踏得坚定有力,透着对安全工作的极致较真。

“安全帽不仅是保护头部的装备,更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任何时候,都不要嫌麻烦,必须佩戴。”

“师傅,高处作业必须要高挂低用,一定要把安全带系好了,这是悬在半空时唯一的‘救命绳’。”

“运输作业前一天绝不允许喝酒,一经发现清退出场,没得商量!这既是对你们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

每天,她到达施工现场的第一件事,便是仔细巡查各个工作区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在班前五分钟会上,她总是会结合当天的工作任务,详细强调安全要点,从设备的正确操作规范,到个人防护措施的严格落实,事无巨细,一一叮嘱到位。

她常说:“我们要把安全放在嘴边,用以提醒自己;放在心里,时刻保持警惕;落实在行动上,确保万无一失。”这并非只是简单的口号,更是她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安全的重要性,将安全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慎”字为纲,培训筑基守底线

“啷个这么多的培训吗?啥子时候可以干活嗦。”

“安全是红线,更是底线。少学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想上岗就必须参加完这些培训。”面对部分工人对安全培训表现出的不耐烦,她总是耐心解释,语气坚定而温柔。

在田映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安全算术本”:1次侥幸=100次隐患潜伏,72学时培训=降低90%以上可预防事故率, 1份不合格试卷=暂停3天上岗。她深知,安全是“100-1=0”的残酷算术,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她坚持每一位工人都必须在充分理解安全规范后才能上岗。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工人们逐渐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从最初的敷衍了事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从“要我培训”到“我要学安全”,田映用“慎”字织就的,不仅是72学时的硬性指标,更是刻进骨髓的安全本能。她的坚持,为施工现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细”字为刃,红线管理无死角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一条红线都是不能触碰的底线。一旦违反,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田映对于业主的“50条红线”更是了然于心。

“动火作业必须要签完动火作业票。”

“未佩戴安全帽,着全套工作服、反光背心、劳保鞋不允许出现在施工现场!”

“有超速、违规超车的车辆的要求重新参加安全培训,直到培训合格为止!”

……

为了加深员工对红线的理解,让员工快速适应业主管理要求,她精心组织员工开展深入安全培训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知识问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大家对红线的内涵和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根据业主对于施工现场消防管理的要求,我们要在各个施工区域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各施工班组务必在本周内完成自查自纠工作,确保消防设施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在工作群里,她也会及时分享业主安全管理要求,并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在实际工作中,她会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引用这些红线来明确责任人,确保每一项安全任务都有专人负责,使安全管理工作条理清晰、责任明确,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字为本,协同共治聚合力

“安全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员参与的‘大合唱’。我们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安全工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交叉作业区域,大家绝不能各自为政,必须加强沟通与协调。”当涉及多个部门的交叉作业中出现安全管理的空白区域时,田映总是能迅速发挥其协调作用,积极主动地牵线搭桥,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议,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她会定期在工作群内发布各类安全管控措施,“设备螺丝是否拧紧”“设备是否存在老化现象”“高处作业时,务必严格检查安全带的挂钩是否牢固、安全帽的下颚带是否系紧”等,从施工现场的设备维护规范,到人员作业的流程标准,事无巨细,一一涵盖其中,她的每一条提示都精准到位,为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她也经常强调,物资部门要确保安全防护用品的及时供应与质量达标,为一线员工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技术部门要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施工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将安全要求切实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

“安全总监的‘总’字,既是总揽全局的总,更是总不松懈的总。”在田映的世界里,安全从不是单一的职责,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勇敢地扛起了安全总监的重任,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真心浇筑防线,让“零事故”的丰碑不仅矗立在钢筋丛林间,更生长在每个建设者心底。

暮色浸染右江江畔时,田映的安全检查记录本又添上新的批注。她深知,安全不是悬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踩在脚下的每一块脚手板、系在腰间的每一条安全带、融进每个工序的每一道“细枝末节”。她明白,真正的守护从不是孤勇者的独白,而是让“安全”二字,成为每个人掌心的温度,右江畔永不褪色的底色。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