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三月 | |||||
| |||||
来到沙特这片土地,至今已经是第三个月份了。 每天起床迎接第一缕晨曦,便投身于工地运转。现场施工大大小小的环节,就像是海面上的漩涡,仿佛一直运转,永不停歇。 最初投身其中,完全是被牵扯着运转,身动而心未动,形动而神未动。忙忙忙,盲盲盲,最后茫茫茫。我深知再汹涌的波涛也有平息的时候,再湍急的漩涡也会逐渐停歇,尽管它们何时终止何时重新开始无人知晓。 实际上也不必知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早就告诉了我们挑战和磨砺会一个接着一个,此次的终点便是下一次的起点。然而个中历程却也实在难磨,刚施工的日子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像无头苍蝇一样地乱转,不知道做什么就无从实践无从积累丰富的理性经验,心里难免会着急纠结。 作家张德芬把受苦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知的、无明的苦。这样的苦百害而无一利,让人得不到成长;另外一种是有觉知的苦,这种苦是改变命运,扭转人生的契机。如果我只是逃避,那么就会一事无成,只能在前方猛晒很长时间太阳最后只会马齿徒增并一无所得,很显然这吃的是第一种苦,而且对项目和公司毫无贡献。很多人只吃前一种苦,很多时候也只吃前一种苦,这有可能导致磨洋工,得过且过甚至时而心里窃喜,殊不知到最后是害了自己。之前我有产生过换部门的想法,但思索再三后,发现自己更多地是有逃避的意图,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是软弱禁不起磨炼的,所以我坚定了搞好现场施工的决心。在一线的时间,才发现自己能做的其实有很多,自己有所成长能够帮师兄减轻一下担子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到贾富拉PKG6项目施工现场已近两月,终于从每天的大太阳渐渐进入冬季,下午时常还会刮起大风。某天,层层乌云遮住了太阳,而光是无孔不透的,恰巧厚厚的云层中有一个孔但范围大的也可以说是洞,光柱穿过此间,挤着出去然后四散开来,一根根光束紧致排列又隔着些许距离,整个景象仿佛是撒向半空中的渔网,而实际比这可要美多了。 我也没想到,在我经受过那么多天贾富拉毒辣阳光的炙烤下,我此时竟然会如此向往那几缕即将黯淡下来的光丝。物理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丁达尔效应,即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我却不想这么解释,我满心以为、满眼期待,这就是上天给我搭建的舞台,在尘纷纷、沙扬扬、雾蒙蒙的环境中,那个由光柱构成的舞台就离我不远,但如果我径直走过去,甚至永远也到达不了舞台边缘,就像几何学中,两平行直线有交点,但交点始终在无限远处。这又有何妨呢!我心向往之即可,想象力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我的心是能透过机器的嘈杂、大众的喧嚣去到那个由光搭建的舞台,更能穿过层层迷雾和乌云、飞向云端拥抱太阳。 紧接着,大风刮起沙尘,雨滴落在黄色沙洋之中,雨点拍打屋棚的声音非常沉闷,屋檐下不断滚落下来的泥沙混合物颇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只不过这珠是“乌金珠”,盘是“黄玉盘”。雨水一两分钟便停歇了,但对干涸已久的沙海来说就足够了。雨后,软绵的细沙在水的滋润下变得坚硬起来,踩在上面发出的声音让“沙沙”也成了拟声词。一阵阵袭来的凉风,再无尘土的飞扬、热浪的冲击。在长沙时,连绵不断的阴雨天让我厌烦,此时此刻我又对天空中洒下来的雨水视如珍宝,看来阳光和雨露都不可缺少,却又不能过多。自然界和人生大多相似,月满则亏,人满则损,差不多就足够了。花开得最热烈的时候马上就会衰败,古人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若没有“莫待花落空折枝”的顾虑,那么花在含苞待放的时候会不会更美? 刚步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我们在工作上处理问题不够成熟,职业素养还在慢慢养成,理性经验也在逐步积累,这也可以说是“含苞待放”,所以这个过程是一次很美的人生体验。我会带着期待去慢慢经历,细细体会,渐渐成长。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