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要闻

治污达清,生态达美——广州番禺桥南净水厂工程建设纪实

日期:2023-11-16 来源:基础设施公司 作者:朱时禹 王鸿昌 摄影:陈梦媛 字号:[ ]

污水变清流,汩汩润民生。

走进番禺区桥南净水厂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设备轰鸣运转,广州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具备治污达清、改善环境、提升人居品质等综合效用的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正在加速崛起。

城水共生,人水和谐

污水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水环境体系,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写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天更蓝、水更清、绿更多、景更美,是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最直接写照。

番禺区桥南净水厂总占地面积约9公顷,是规模为12万吨/日的全地埋式净水厂。 对范围内生活和工业污水管网收集、净水系统进行系统化的新建、扩建、改造提升,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通过管网系统集中收集污水,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引入净水厂分别处理后排放,有效提升水质降低河流污染,改善城市整体河水质量,打造水质清澈、水流通畅、城水共生、人水和谐、宜居宜业的绿色番禺。

风帆正扬,征程未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华南区域公司深耕水环境市场的4年。先后建设番禺62条河涌管网完善、南村净水厂三期、前锋净水厂技改扩容等多项民生工程,华南区域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推进“两场”联动的使命,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取得了显著成绩。

聚焦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带头靠前服务,坚持党建工作引领,两场联动突出特色,凝心聚力打造创建“党建+X”的党建品牌。

党建+培根铸魂,深度融合“治心”。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做好工作的能力。拓宽活动主题,根据上级党委战略发展、项目生产经营等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持续推出项目宣传片、形象展示微信推送等增强职工“抢进度、创利润、保效益”的责任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为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建+队伍建设,深度融合“筑基”。支部凝聚高技能人才,组建以党员领导干部为引领、各层级发挥作用的技术攻关小组。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党员骨干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定期组织开展领导授课、课题调研、技术攻关、交流研讨会,不断提高攻坚克难、研发创造能力。在日常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并在先进典型中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畅通成长成才渠道。

党建+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速”。紧扣生产经营任务,持续实施“党建+履约”“党建+安全”“党建+质量”“党建+技术”等融合方式,开展“党员工作面”“党员身边无事故”“红色质检员”“先锋引领创新创效”等“新、实、严、活”的党建活动助力项目生产。同时加强与业主单位的联创共建活动,通过联合办公,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交流的顺畅沟通、有效联动、高效服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效益“共创”。

值此决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番禺桥南净水厂项目部将持续聚焦生产任务,倒排工期、明晰责任,从紧从实做好各项工作。高效协同抢时间、抓节点,确保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工作劲头调整到最大,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让实干担当见行动见效果。

重“面子”,更重“里子”

治建同步,改善人居环境。污水管网未完善,容易造成水位偏高,存在城市内涝、河涌水溢流风险。项目坚持治建同步,全力推进管网改造,进一步疏通城市污水管网“毛细血管”,既改“面子”、更改“里子”,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助推番禺绿色高质量发展。项目部及时对地下管网进行全面“体检”,按照“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原则,分析并解决管线现状,并根据实际编写方案及报告,联合各部门多点发力,推动污水处理工作。同时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能更有效应对突发性降雨,最大限度避免了溢流、内涝等风险发生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努力实现城市水安全。

以精细化管理为“发动机”,跑出“加速度”。持续围绕“污染控源减量”“污水收集处理补齐短板”和“强化排水管理”三大核心内容,通力协作、制定目标、齐抓共管。在计划工期节点内先后累计完成了125段地连墙浇筑、53000余米的水泥搅拌桩,22000余米的护壁搅拌桩施工、2300余米冠梁腰梁施工,完成了约39万方的土石方开挖工作,通过精密筹划、有效统筹、合理安排“人、材、机”,显著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将该项目整体施工周期缩短20%以上,有力推进工程进度,为“6·30”通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小改造”,提质增效“大文章”。运用“地下建厂,地上建园”的景观设计理念,实施“平面组团”“空间叠加”的集约化布局,通过BIM建模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辅助做好精细化管理。目前,土建主体结构模型、单体水处理构筑物模型已创建,并已初步创建桥南净水厂机电管线综合(含工艺管道)BIM模型,为后续深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模型,实现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现场、资料、智慧工地等各个方面的协同管理。

深耕安全生产“责任田”,答好“必考题”。持续开展领导带班、值班工作,监督落实穿透式、包保制方案实施,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全面加强(超)危大工程技术实施方案进行监督、巡查,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持续加强监管特种作业持证上岗、作业票审批工作。加强现场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建立航空警报应急逃生系统,作业人员安全帽内张贴应急救援电话,告知应急救援程序,加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能力。

深挖内部潜力,以提质增效为“主引擎”。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制定岗位责任制,签订质量创优目标责任书,利用网格化分工,将管理职责压实到人,积极开展质量培训与交底,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落实“三检制”,执行举牌验收制度,目前工程各类原材料送检600余组,工程实体检测50余次,各类工序质量验收300余次,合格率均为100%,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为铸就优质精品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地下建厂,地上建园

净水厂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水环境治理关键中的关键。对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的大型城市而言,净水厂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地上净水厂在选址、设计、建设、管理及发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短板。

地下建厂,地上建园,打造环境友好城市。区别于传统净水厂,桥南净水厂采用地埋式全封闭运行,能最大限度减少净水厂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有效保证区域内空气清爽。施工现场变身公园绿地,添绿为民,漫步公园花草树丛蜿蜒径道,球场挥洒汗水,在看不见的脚下,不断有污水汇入大型污水处理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实现城市水系化浊为清的蜕变,打造清洁如许的番禺水环境。

“平面组团”“空间叠加”等集约化布局,打造城市空间美学。将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转移到13—16米深的地下箱笼,地下全封闭式完成污水处理全过程,杜绝脏臭污水直接暴露;主要设备选型优化、隔音屏障性能强化、绿化全覆盖等,有效将净水厂外围噪声值降于标准值以下,走出了一条水环境改善、城市景观打造、人居品质提升多重功能有机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还绿于民,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桥南净水厂比同类工艺、同等规模常规地面污水处理厂减少占地50%;严抓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治理率99%、水土流失治理度98%、水土流失控制比为,弃渣处理率98%、林草覆盖率50%、植被恢复系数80%。充分盘活土地这一宝贵的城市资源,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的同时有效化“邻避”为“邻利”。还水清岸绿于民,为家门口公园、城市风景线和绿色经济“造血机”等土地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打通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换通道,体现了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城水共生,人水和谐。桥南净水厂工程作为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新建工程,建成后污水处理能力达12万吨/日,将有效改善当地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助力水域环境持续向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一条珠江,奔涌向前。

一座水厂,矗立江边。

一方村镇,舒展画卷。

水清岸绿白鹭飞,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看不见”的桥南净水厂将串起一颗澄净的“明珠”,一条江、一座厂、一片绿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