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与“赣”同行

日期:2022-12-31 来源:赣抚尾闾项目部 作者:邱立群 字号:[ ]

七十年前,一群人相聚在一起,牢记毛主席的嘱托,为广大人民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七十年后,新时代的八局人接过先辈的接力棒,继续谱写着专属八局的时代华章。从荆江分洪到赣江尾闾,八局人一步一个脚印,始终践行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

“赣”劲十足,实干克艰难

赣江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由赣江南昌水利枢纽工程(包括主支枢纽、北支枢纽、中支枢纽和南支枢纽)、洲头防护工程(包括扬子洲头和焦矶头防护)等组成。点多面广,全天候施工,进场即高峰,是项目的真实写照。

科研设计院承担赣江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的试验检测、工程测量、安全监测三个专业任务。2021年12月,赣江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科研设计院组织各专业人员跑步进场,成立现场管理机构,精准研判部署,强化组织管理,集中资源保障。2022年7月,赣江尾闾总承包项目试验室通过验收并在江西省水利厅备案。针对工地自产天然骨料品质的不稳定性、原材料品种多等实际情况,试验室有条不紊开展研究并进行配合比设计。为了准确的反映工程部位的地形地貌现状,为工程的计量准确性提供依据,测量人员紧锣密鼓的开展原始地形地貌的测量工作;针对滩涂及湿地等区域地形测量困难耗时费力的现实问题,GPS、无人机、无人船等“海陆空”三栖“作战武器”进行水上、水下测量,并通过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坚持“三级审校”制度的实施与监督落实,使测量数据及资料科学、真实,确保了测量工作质量。

近鄱阳湖前方,冬天凛冽的寒风无可阻挡,像无数把利刃飞刀,来势汹汹,侵人肌骨。坚守前方的工作人员,有些脸被冻的发紧发痒,有些耳朵也长起了冻疮,但这种寒冷艰苦,却被八局人的敬业精神和一鼓作气的干劲所覆盖。钻钢筋笼、埋仪器、测外形、下江水、观变形,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一个人退缩。

但行前路,不负韶华。项目部平均年龄仅27岁,这样一个年轻活力的团队,能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他们努力的样子,像星辉、像野风,以十足的干劲、饱满的工作热情、苦干加巧干,践行着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稳扎稳打,展现了八局测量、试验、监测三大专业的技术水平与优良作风,为赣江尾闾工程主支围堰提前合龙、各支首仓混凝土浇筑、新堤填筑等关键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了重要力量。

 

“赣”在一起,同心勇战疫

12月以来,不少项目人员接连出现身体不适,恰逢赣江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的高峰期,四支联动、点多面广,面临着生产任务重、时间紧、环境苦的挑战。

为打赢这场攻坚战,项目人员咬紧牙关、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新冠病症来得突然,一个人倒下了,另一个人能迅速接过他的工作干起来。“小阳人们”大都休息调整半天一天,确保自身身体状况能克服工作强度的前提下,迅速重新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以安全保生产,以质量保进度。在此情况下,测量人员完成了各支枢纽及洲头防护工程控制网交接桩及复测工作,根据工程进度开展施工放样、工程计量工作;试验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对四支枢纽完成了现场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取样检测,对各支枢纽的填筑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及检测,对二轴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静载试验,对防渗墙的注水试验、芯样检测及水泥土芯样强度、桩身均匀性等实体检测,完成了四支枢纽配合比设计工作;监测人员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各枢纽主体工程施工期安全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埋设、调试、观测与资料整编分析,以及现场检查、仪器维护与自动化系统建设等工作。

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不断冲击坚守在赣江边上的八局人,却难以冲垮他们的堡垒,他们矢志“敬业、专业、人品、精品” 的企业准则,恪守“标准、规范、科学、创新”的质量方针,聚焦建设“惠民工程、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有利子孙后代的大工程”的主责主业,抗责在肩,用心筑起了自己的城墙,势必要打赢这场攻坚战。


敢闯敢“赣”,齐心向未来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在赣江尾闾这个大工程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似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奋勇前行,敢闯敢干,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完成一个个节点目标,确保施工进度的有序推进,实现工程目标的如期完成。始终坚信,历经彻骨寒,终将迎得梅花香。

越百年栉风沐雨,绽芳华乘风破浪。继承发扬八局先辈之精神,在守正创新中焕发生机,在风雨飘摇中赓续前行。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风雨相随,初心不改,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向未来!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